平桥区胡店乡党委书记 金涛

麦苗碧绿、菜花金黄、粮田块块、阡陌相通。走进平桥区胡店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旱涝保收、沟渠闸井配套齐全的高标准粮田,这是该乡新型“三农”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致力于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本着实事求是、为民务实的原则,因地制宜找准农业大乡的产业定位,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改革。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大胆探索实践,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胡店乡牢牢把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紧紧围绕“食为政首”的战略构想,始终坚持“经济强,农业必须强;政府富,农民必须富;城市美,农村必须美”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新态势。

同时,该乡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价格补贴“天花板”的挤压日益严重,境内丘陵地貌导致耕地资源偏紧,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药、化肥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突出,耕地谁来种、效益如何提、资源如何配置和有效利用等一系列难题亟待破解。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和新问题的压力,胡店乡始终坚持“三农”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发展的势头不减弱,切实承担起农业大乡的粮食生产重任。根据“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农民收益”的总体目标要求,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65411吨,实现了十一连增的生产目标。

积极寻求增产增收的新突破

胡店乡地处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境内淮河穿流而过,土壤适应多样化种植,是天赐的产粮区。根据“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粮食生产部署,该乡因地制宜编制了农业产业结构规划,以农业项目争取为突破,以“高效粮田建设”为抓手,按照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规模经营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实施了修塘打井、修渠整地等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顺应发展新型农业、特色农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持续提升耕地的生产效益。

截至目前,该乡已有8个行政村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惠及耕地近2万亩,东楼村和齐岗村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已接近尾声,新店、杨岗等6个村的国土平整和赵庙、小集等4个村的规模化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实施,5座农业灌溉水库除险加固已经开工,郭湾、魏庄2个村的高标准粮田改造马上启动。田容地貌的“杂、散”现象得到改变,沟渠道路、塘堰库坝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耕地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环境明显改善。改造后的高标准粮田年平均亩产净增52.5公斤,可为农民增加收入约125元。在不久的将来,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已不再是梦想。

努力开辟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途径

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问题,胡店乡始终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致力于通过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调优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优化产业结构的新途径,达到丰产、增收、富民的发展目的。

引导和鼓励返乡成功人士投资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主体,探索“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目前,该乡累计流转土地7500多亩,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43家。其中,有市级合作社4家,区级示范社2家。产业涉及粮食、蔬菜、金融、水产、农机、畜牧养殖等领域。

打造现代农业品牌。“农家热”、“无公害”、“舌尖上的安全”等一系列新名词的出现,为传统农业区提供了更多的品牌发展机遇。胡店乡的富民石榴、天蓬生猪、齐佳粉业和笨篓禽业产品都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相关认证,上市声誉极好,已成功打响了地区品牌。

通过科技兴农提升农业效益。近几年来,随着蔬菜、花卉、苗木、小杂果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胡店乡的农民群众对种养专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针对这一状况,该乡指派专人深入到各村,利用党员活动日和远程电教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仅2014年,累计教授7大类23项农业科普知识,受教人员近2万人次,在“三农”方面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精心谱写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发展要求,胡店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来缓解农业发展中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二是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有效治理乱堆乱放、畜禽乱跑、污水乱泼、居住杂乱等不良现象,逐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在全乡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胡店乡不但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了巨大跨越,使农民的“钱袋子”快速鼓起来,并且通过省级生态乡、省级卫生乡、市级园林乡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乡村整体生态环境和综合卫生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蓝、水绿、山青、水秀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