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裴娅晖

近日,息县包信镇一年一度的庙会热闹起来,庙会上必不可少的压轴节目是流传多年的地方戏曲——嗨子戏,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高兴时还会跟着演员们哼上几段。

据介绍,嗨子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因在唱腔开头先以“嗨”字音起腔而得名。高金保是息县陈湖花鼓灯嗨子戏剧团团长,孩子和老伴都外出打工了,62岁的他独自在家坚守着他的嗨子戏。高金保告诉记者,起初一些能歌善舞的手工艺人,在劳作之余即兴演唱民间小调,随着时代变迁和改良,最后演变成有板有眼、有唱有舞的戏曲。

70年代,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嗨子戏最受欢迎,高金保很感慨:“那时剧团特别红火,每次到村里演出,村民都放着鞭炮老远迎接,硬拉着演员到家里吃饭。农村很多老年人都会唱上几句……”

嗨子戏里承载着许多中老年人对童年、对乡村生活的记忆,演员和观众也年纪偏大。

84岁的琴师陈建章是剧团里资格最老的师傅,其他演员的唱腔和戏词都由他传授。陈建章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多培养一些接班人。“嗨子戏有九腔十八调,是口口相传的,学习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他说。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关注,剧团也创作了很多新的曲目,像《十劝丈夫不赌博》、《三月十八庙会天》、《赖氏文化大繁荣》等。“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那样观众才爱看,才有人愿意学。” 高金保说。

今年年初,在高金保的动员下,剧团里的几个三四十岁的女演员开始带着孩子学习嗨子戏了。12岁的文静每个周末都会和妈妈潘世芳一起来彩排。“不觉得累,唱唱跳跳很好玩。”她说。如今,这个小姑娘已经能像模像样地唱上几句了。

“我们帮助剧团到各个乡镇、社区、学校、工厂演出,这样更有利于传统地方戏曲的普及和传承。2010年嗨子戏成功申报了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在正在申报省级。”息县文化馆馆长刘强说。他认为,传承和普及都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嗨子戏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保留着一份特殊的文化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