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口炒制大锅同时生火,8名身穿统一工作服的炒茶工手持扫把在铁锅中快速飞舞,鲜叶在扫把下盘旋舞动,一会儿工夫,青翠的鲜叶,就变得紧圆。他们丢下扫把,在80度高温的铁锅中徒手揉捻,与炙手的叶子无数次亲密接触。炒茶工汗流满面,炒茶室内茶香四溢……

4月18日上午,2015光山县“蓝天杯”斗茶大赛在熬洼蓝天制茶基地举行。这精彩的一幕正是比赛中的场景。

斗茶,唐称“茗战”,宋呼“斗茶”。这始自唐宋闲人雅士的“雅玩”,如今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陆羽《茶经》曰:“淮南茶,光州上”。千年之后,别开生面的斗茶大赛成为光州故地光山的一大盛事。

与传说中的“武林大会”一样,这样的盛会自然少不了制茶名手的参与。上午9时,开幕仪式一结束,来自全县的30名制茶“老把式”就聚集在比赛现场,摩拳擦掌。

光山县茶办主任涂浩告诉记者,近年来,光山举办了多届斗茶大赛,都由乡镇主办,今年首次由县政府主办,很多乡镇和茶企都踊跃报名要求承办,最后花落实力雄厚的河南蓝天茶业有限公司。比赛开始前,参加斗茶大赛的嘉宾和部分选手实地参观了蓝天茶业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车间,对蓝天茗茶矢志追求“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的精神十分赞赏。

现场抽签后,选手们随意领取刚从蓝天集团万亩生态茶园采下的还带有露水的鲜叶,在同一炒制平台上开始了激烈竞争。

同样的鲜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和炒制条件,炒出的信阳毛尖自有高下,这正是“斗茶”的乐趣所在。

24号选手徐扬锋已经参加了5次斗茶大赛,次次获奖,还是前年的“斗茶状元”。从16岁进入茶厂当小工,他与茶叶打了36年的交道,是远近闻名的制茶高手。尽管如此,他依然十分忐忑:“这样的比赛高手如林,哪个人制茶历史都在20年以上!”

18号选手陈永凉安静地蹲在一角,认真地挑选着叶子,将采茶时不慎带入的老叶、散叶一片一片地分拣出来,“原料好才能炒出好茶。”

炒制现场,“秦琼遇上尉迟恭”,个个都有“独门绝艺”。鲜叶杀青、揉捻、理条、烘焙…… 一片片叶子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的“生命历程”后,30份现场炒制的信阳毛尖被送到了评委面前。

看茶型、闻茶香、看汤色、品汤味,5名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按得分高低确定斗茶名次,共评出了1名金奖、3名银奖、6名铜奖。

巧合的是,记者开赛前采访的24号选手徐扬锋获得了斗茶大赛的金奖,成为2015年光山“金茶王”。手捧5000元奖金和“金奖”奖牌,走下领奖台的“金茶王”满面生辉:“以后将加倍努力,把信阳毛尖制茶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记者问他的衬衣、裤子咋都像是新的,他有点不好意思:“炒茶工也要注重形象不是?”一句话,引来欢笑满堂。

□本报记者 时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