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平桥民俗民间表演团队进社区、下农村表演。
本报记者 郝 光 摄

原标题:搭建百姓大舞台

这是一个绚丽多姿、魅力绽放的百姓大舞台。

2014年,我市以提升信阳城乡文化品位、塑造广大群众的群体文化人格为己任,广泛开展了“文明信阳·美丽茶都”群众文化活动,抓共建、求共享、进基层、夯基础、显特色,活动接连不断、异彩纷呈,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好地发挥了亲民、乐民、健民、智民、利民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出色组织开展,赢得了城乡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中国最美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信阳建设的“军功章”载有它的荣光;赢得了上级党委的认可,喜获全省“文明河南·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

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文艺界深入开展“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大舞台,成为广大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大舞台,成为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展示文艺才华的大舞台,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大舞台。

正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那样,我市正竭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

力量,源自全民共建

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搭建好群众文化活动舞台,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推进和协同配合。没有全民共建,何来全民共享?抓共建,摆在了信阳群众文化活动的首要位置。看,来自各方的力量——

有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市委宣传部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制订方案,精心部署“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民俗、广场、节庆文化活动,“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天天邮戏”文化惠民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对重要活动进行动态督查、跟踪问效。市政府从财政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划拨文化建设配套资金,设立市级宣传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采购“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100场,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有文化部门的狠抓落实。细化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舞台艺术“五进”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农村电影放映、电影送民工、特色文化基地创建、文艺骨干培训等活动,指导协调机关、村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市文化部门在“豫南花扇”广场舞推广活动中,为各个文艺队伍免费配备了便携式音响和花扇等设备道具,解决了基层文艺队伍的难处。

有机关、乡镇、社区、企业、学校的积极参与。开展单位文化活动,建设单位文化,举办专场演出,与文化单位开展文化联谊活动,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解决资金、人才不足问题,社会办文化的热情有增无减。

有公安、消防、卫生 、供电、安监等部门的“保驾护航”。全年未出现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绿色活动理念深入人心。

有新闻媒体的宣传推介。日报、广电台、晚报、新闻网站等设专栏专题,报道活动典型、成效和经验,掀起“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的宣传推广高潮,精彩处可圈可点。

舞台各方力量的汇聚,使人们的精气神更足了,弦子拉得更畅了,锣鼓敲得更欢了。

价值,源自服务群众

这个舞台的主角,永远是广大群众,永远是那鼓了“钱袋”、还迫切要求着充实“脑袋”的人们。竭诚服务群众,努力拓展广度和深度,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共同享有,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所在。

在节日里,人们享有着那份热烈、祥和和喜庆——

元旦、春节期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丰富多彩,一台春晚为全市人民献上一款精致的文化年味,“春风大别山”、“春之舞、”、“春之韵”、“春之声”、“映山红”、“夕阳红”、“梨园闹春”等系列演出精彩纷呈,读者大联欢、戏迷天天乐、书画摄影展、艺术采风、优秀影视和春节特别节目展播等活动连连;平桥区的冬季农民文化艺术节、光山县的“双十”人物颁奖晚会、新县的迎春赛歌会,有声势有影响。

茶文化节期间,第六届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和运用市场机制举办的信阳市首届生态音乐节等活动,隆重热烈,简约而不简单。

“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了“天天邮戏”留守儿童关爱月文化惠民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木偶戏,送去浓浓的关爱和温暖。

建党节期间,举办了全市第二十一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暨第二十二届读书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少年中凝聚追梦圆梦的力量。

国庆节期间,举办的文化惠民演出月活动,围绕“中国梦”主题,唱响了爱我中华的时代强音。

还有首届中小学生舞蹈节,首届光明书香节……

在广场上,人们享有着那份激情、健康和快乐——

从5月起,随着全市广场文化活动的启动,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闪亮登场。

那是怎样的壮观场面!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男女老少加入到活动中来,那健身方阵,那曼妙歌舞,到处身影舞动、乐声飘扬、笑声荡漾。

这是“豫南花扇”广场舞推广活动,在浉河带状公园开辟了12个推广活动点,定队伍、定地点、定时间开展学、教活动,一场“信阳风”在广场舞起。

这是百花会展中心广场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举办了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专场和“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演唱会等7场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在家门口享受一场场文化大餐,成为人们消暑休闲的好选择。

这是平桥区的“魅力信阳·和谐幸福平桥”广场演出活动、淮滨县的“中国梦·淮河情”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潢川县的“水城花乡·大众欢乐”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光山县的花鼓戏会演活动、新县的第三届民歌会演活动……台台精彩,场场动人。

正因如此,中心城区的百花会展中心广场、世纪广场、天伦广场、体彩广场等,成为百姓喜爱的特色文化广场。

在乡村、社区里,人们享有着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智慧、便利和惊喜——

文化馆(站),进行免费的文艺、科技知识培训以及公益演出;图书馆,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举办读者讲坛,“书香申城”带来浓浓书香,平桥区19座乡镇图书馆的“一卡通”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民朋友。

巷口村头、产业聚集区、重点工地,是省、市、县来的下乡演出,公益电影每月放映一次,流动的公共服务来到身边。

还有市民自发组织的健身队、歌迷会、戏迷会,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零门槛、无障碍,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群众文化活动带来的优质服务,这个舞台让人们感到是那样的亲近和极具吸引力。

活力,源自善接地气

接地气,是这个舞台保持活力的秘诀。我们着重通过开展“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走好文艺界的群众路线,鼓励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鼓励和引导基层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激发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

这是一项项有力的举措——

送文化进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深入铺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行公共文化产品政府购买、群众受益,送文化到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大力拓展基层文化阵地。

密切文艺工作者与群众的联系。文艺单位或组织开展文艺采风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促使文艺工作者真正成为群众中一员,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切实为基层单位每年办几件文化实事。

特别是开展“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广泛组织民间绝活、书画摄影、音乐舞蹈、器乐演奏、艺术欣赏、武术健身、杂技魔术等学、教活动,组织好创招排招、教招传招、学招练招、亮招演招,要求每一个文艺单位或组织在每个县区设立“教你一招”基层站点不少于1个、每个站点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吸引广大群众学招数、秀才艺、展形象,提升了群众的自我文化创造、自我文化服务的能力,提升了基层文化阵地的管理和使用效能,逐步促进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这是一串串凝结着辛勤汗水的数字——

开展大型文化活动1300余场,送文化下乡1600余次,舞台艺术送农民528场,农村电影放映28944场,电影送民工388场,“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1200余场,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活动不计其数……

这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

表演家为农民朋友送去在城里剧院里才能看到的大戏、为留守儿童送去木偶戏、为军营战士送去慰问演出,摄影家为返乡务工人员义务拍全家福,书法家为群众义写春联,那情那景让人难忘;

在“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的课堂上,艺术家们倾其所能传道授业解惑,学员们全神贯注如饥似渴,那言传身教、一招一式,是艺术的接力传承;

潢川县书画成果汇报展上,书画爱好者们的习作生动活泼、风格多样,引得观众的夸赞;淮滨县一场场以演代训活动中,教学式演出放到了村口街头,一支支文艺队伍悄然成长,城乡文化交流频繁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文化服务质量,有的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时间由白天调整到夜晚,解决了与群众生产的矛盾。

以人为本,铸就了这个舞台的灵魂。

后劲,源自两个支撑

群众文化活动舞台离不开两个基本支撑,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我们坚持抓好这两个基础工程,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

文化惠民工程富有成效——

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商城大剧院、罗山县文化中心等一批新的公益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全市建成14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4个村级文化大院、2388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0个、村级站点2388个,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分布均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广场、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正常开放,经常组织活动,开展文化培训,基层文化阵地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特色文化基地创建积极推进,基地的展示、集聚、孵化作用不断得到发挥,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商城县鄢岗镇毛布底鞋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

步行街新华书店区域综合文化体融读书、购物、观影、美食等时尚为一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全市民间文艺院团达20余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达600余支,一支支充满活力的社区文艺表演队伍不断成长,浉河区的白领乐园、鸡公山合唱团,罗山县的皮影戏剧团,光山县的花鼓戏班,商城县的花篮戏剧团,新县的新县歌舞团、杨摆柳艺术团等团体,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全市举办了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社区文化辅导员培训班,开设了“群星课堂”、“群星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等培训项目,各县区的“教你一招”文艺骨干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文化站长培训等踊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乡土文化能人的作用发挥得到重视,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强化,为这个舞台增强了底气。

品格,源自信阳风度

群众文化活动舞台的闪耀处,在于品格的提升,在于极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内核的优化发展和积淀传承。曾几何时,信阳风度,已经深深镶嵌进我们的文化血脉中,群众文化活动舞台表现出的信阳风度,愈来愈鲜明。

在时代主题的弘扬中见风度。宣传“中国梦”,弘扬核心价值观,整合时代审美意识,将更多的高雅艺术、现代艺术、休闲文化引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并围绕中心工作,融入国家级卫生城市创建、文明河南建设等内容,大力宣传城市形象。

在豫风楚韵的文化传承中见风度。群众文化活动中信阳民间歌舞、民间戏曲等地方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展示了信阳作为“民歌之乡”的风采;花会表演、灯展、庙会等民俗文化人们喜闻乐见,平桥区举办的第二届郝堂民俗文化活动周在周边产生显著影响。

在文艺精品创作中见风度。电影《草木之恋》成功拍摄,歌曲《孝敬妈妈》荣获全省“中国梦·敬老情”歌曲创作比赛金奖,歌舞《秧田里的小脚丫》登上中央电视台舞台,新县的舞台剧《红色大别山》、商城县的歌舞剧《诗画商城》是舞台艺术的有益探索。

在“豫南花扇”广场舞品牌打造中见风度。以豫南花扇基本动作为核心,将不同特点的信阳民歌改编成广场舞曲、将不同风格的信阳民间舞蹈编排成优美的广场舞蹈加以推广,信阳独特的“花棍舞”、“火绫子”、“花伞舞”走进广场。“豫南花扇”广场舞推广活动,被列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见风度。信阳毛尖茶手制技艺和光山县花鼓戏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进一步传承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见风度。信阳市豫剧团携新编豫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再次赴台湾演出,并赴美参加“河洛文化周”活动,还演出了信阳民间歌舞、京剧、变脸等综艺节目,推动了信阳文化“走出去”。

这个舞台不断凸显的信阳风度,将会让更多的人记住信阳,记住信阳文化。

魅力信阳,文化为魂。

不错的,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灵魂作用日益显现,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舞台,为信阳群众开启了一扇向真、向善、向美之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开启了一扇求索向上之门,为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开启了一扇成功之门。

百姓离不开这个舞台,这个舞台属于百姓。

看未来,我们有责任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引导、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共建群众文化活动舞台的热情,更好地发挥这个舞台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怀、舒缓压力、娱乐身心、沟通感情、鼓舞精神的作用,不断给广大群众带来愉悦、温暖和收获。(杨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