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拼搏成就事业 用爱心书写人生

本报记者 黄慧 任黎明 邹乐

企业如人,必须要有责任感。多年来,东信置业始终将责任地产作为新时代地产发展观。作为公司的董事长,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与拼搏,吴振学卓越的管理才能、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牢牢地同“东信”结合在一起了。

1986年,年轻懵懂的吴振学为谋生计独自一人远赴新疆闯荡。初到新疆人生地疏,缺乏资金和经验,他没有做成一笔生意,还遭受到了无尽的白眼,吃尽了苦头。没有地方住宿,他就露宿街头,没有钱就一天只吃一个饼,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吴振学从没有想过退缩,困难没有把他压倒,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信念。他暗下决心,不干出一番事业绝不回头。

越是艰难困惑,越要做到努力认真。正是这样一种敢拼敢干的闯劲,让吴振学愈挫愈勇。也正是他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让他在一次闲暇之余的走亲访友中,抓住了一次挣钱的机遇,并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哥哥开了一个诊所,也给几家医院供紧俏医药品。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市场很封闭,很多药品医院一时半会儿买不到,我就负责到全国各地去采购。当时正好有一位病人急需一种特殊的药,我去了好几个大城市都没找到,最后在广州买到了。经过这件事,那家医院对我很信任,和我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就开始做医药生意。”

在外漂泊了近10年,他一心想要在自己的家乡安定下来,便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如火如荼的药品生意,决定在家乡信阳投资发展。

然而,回乡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没有技术、没有透彻了解行情的状况下,吴振学开办的信阳第一家装潢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把他做药材赚的钱全赔了进去,吴振学的事业遭遇“滑铁卢”。

痛定思痛,吴振学没有气馁,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总结经验,重整旗鼓,他决定再次转行。“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经过深思熟虑,于是我通过竞标,在信阳地建公司干了几年工程,也就是包工头。”

思路决定出路,睿智而大胆的吴振学利用做包工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决定自己创办公司。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吴振学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下决心在房地产开发上放手一搏。

2006年,吴振学正式成立了信阳东信置业责任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信心。

“房地产开发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和诚信,说到必须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钱财可以不要、诚信永不可失!”这是吴振学多年来坚持的做人原则。2008年,吴振学开发的东信花园小区,由于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口碑再加上实惠的价格,开盘后,很快一售而空。

目前,丰华苑棚户区改造项目是东信置业最大的在建项目,位于我市工区路与兵站路枢纽地段。这里原有的建筑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房子,住户300余户,土木结构房屋较多,由于常年漏风漏雨,掉砖掉瓦,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如今,一期、二期都已完工,有140户居民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三期共4幢高层,1幢多层也已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创建一个舒心、和谐、美丽的全新社区。

“信阳是一个美丽的宜居城市,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老城区尚有许多犹如‘疥癣’的棚户区。他们的存在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又不利于迅速改善大量居住在这些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市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加快棚户区的改造步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事业。也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是加快魅力信阳建设,提升信阳形象的有力举措。”同时,作为市政协常委的吴振学对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这种重大的民生工程一直十分关注。

从2006年至今,吴振学不仅开发了东信花园小区,丰华苑小区,还购买了凤凰山600余亩地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目标。谈及公司发展的前景,吴振学更是胸有成竹、信心百倍。他说,不仅要将房地产做好、做强、做大,更要做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信阳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很强,相信未来的10年至15年,信阳的房地产市场还是相对稳定的。不管国家怎样调控,对一二线城市的影响比较大,对我们三四线城市不会形成很大的压力。”

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吴振学,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停下脚步,在壮大房地产业的同时,也在谋求更大的发展。2012年年初,拥有敏锐眼光的他,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发掘了一个更具升值空间的产业。经过多方面的考察研究,吴振学又成立了瑞祥轩红木家居生活馆。

“之所以经营红木生意,因为红木是一种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天然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是人工不可比拟的,购买红木家具在增值的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享受。”

俗话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事业有成的吴振学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做人不能小富即安,也不能只富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是来自于民。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要担当起社会责任。

从2009年开始,吴振学每年都会给老家的儿童送衣服、送学习用品,出资修建学校。把破旧的校舍全部翻修,让农村的孩子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他还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现在每年都会有一名到两名学生因得到吴振学的资助而完成学业。从去年开始,他每年为家乡54户贫困家庭送去过年所需的生活物资。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做点好事,多培养几个大学生,可以说也是自己事业的延续,到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用一句名言来说吧,‘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自己心里感觉很舒服,这一生有闪光点也有荣耀的地方。”

如今,年近50岁的吴振学没有停步去享受人生,依然在辛勤地打拼着自己的事业,帮助着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慈善不再是他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而是作为他毕生的事业去完成,他要把慈善往更高的层次去发展。

“我目前就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多大能力就尽其所能做多大的慈善事业。未来,我确实有成立慈善基金会的想法,可能有很多政策、条件的限制,但不管怎样,无愧于心吧。”

回顾创业历程,吴振学感慨万千。尽管历经困苦,也尝尽人间百态,但最后还是用成功证明了自己的选择。一路走来,每一个脚印,都是他努力拼搏的见证。他执着地追求着,努力地实践着,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化成了丝丝甘露,深情地洒向信阳这片火热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