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粮王的“种粮经”

“种地靠‘三宝’:政策、科学技术、水利基础。”日前,在全市种粮大户培训班上,前来参加培训的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向记者谈起了他的“种粮经”。

“除了好政策、高科技、基础设施配套外,机械设施的先进化也很重要。”柳学友说,在他的“机库”里,存有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小机械70多台,既有政府奖励和个人购置的,还有自己改造研制的“土”机器。为确保粮食快速风干,实现应收快收,他还建起了6000万斤储存能力的大粮仓。

10年前,柳学友看到村里不少耕地撂荒,就承包了村里几十亩荒地。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他承包的规模逐年扩大,现已流转土地16000多亩,占息县全县耕地的百分之一,号称“河南粮王”,并吸引了周边县市的六七十户农民加入他的农业合作社。

柳学友说:“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来说,现在农业生产已经成了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三高”行业,有些种粮大户因为遭遇自然灾害或者种子事故,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目前,各地可在稳定现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新增种粮补贴,并向粮食商品率高、社会贡献大的现代经营主体倾斜,通过加大对土地流转、农机具购置等补贴力度,推动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实现规模经营。

采访时,柳学友建议,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根据种植规模、经营效益或服务质量等指标,对社会贡献大的新型经营主体可以进一步加大以奖代补的力度。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央政策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我经营的近两万亩地,这么多机械和配套设备,都是我的财产权利。我现在就是要咬住粮食不放松,保收成!”

□本报见习记者 潘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