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馨月

在离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近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杨岗村。这个村子只有一条盘山公路与外界相通,天气好的时候,早晨只有一趟车出村。

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有一所杨岗小学,学校在山腰上,学校门口有一个大池塘。早上,学生们总能看见学校池塘边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们最敬爱的郑敏老师。看到郑老师在向路上张望,孩子们都自觉地加快脚步。

现在杨岗小学加上学前班,共有近30名学生,几乎全部都是留守儿童,老师也只有3名,是鸡公山管理区最偏僻的小学。郑老师15年前从信阳师范学校毕业的时候只有17岁,当时她被分配到了交通较为便利的鸡公山新店镇, 然而她却主动要求调动到偏僻的杨岗小学。

这所小学是郑敏的母校。“因为学校条件不好,一直缺老师。孩子们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我很清楚,没有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我主动来到这里。”郑敏坚定地说。

从2000年郑敏到杨岗小学任教至今,已经15年了。起初,学校有100多名学生,十几名老师。随着学校合并,有的老师退休,有的老师调走,最后只剩下郑敏一直坚守在这里。“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所以我要留下来,把这所学校撑起来!”郑敏说。

15年来,郑敏用自己的爱温暖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郑敏对学生的爱凝聚在清晨期盼的目光里;凝聚在冬天生起的温暖的炭火里;凝聚在课堂上认真耐心的神情里;凝聚在为学生做的香喷喷的饭菜里;凝聚在雨雪天护送孩子回家的臂弯里……学生家长说:“郑老师,孩子托付给你,我们放心。” 为了这一份信任,虽然条件艰苦,她却一直坚持下来。

从17岁到32岁,郑敏把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和心血都倾注在了杨岗小学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郑敏说:“我不后悔,我会继续坚守下去。我的坚守,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

(图为郑敏与孩子们在操场一起跳绳的情景。本报见习记者 张馨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