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棠

春节过后刚上班,家乡朋友来访,邀约今年春暖花开时同游金刚台,牵动了我诸多的记忆。

金刚台位于我老家南面约20里地。少时我就从大人们的话语里意会到它的某些奇妙。庄稼地有些干了,大人们讲:“云漫月亮口(金刚台中西端),雨往这边走。”很快,雨说来就来了。稻子黄熟了,大人们就说:“太阳尖(金刚台中东端)上现白云,十天里头天放晴。”于是,人们“刷刷”地开镰收割了。到了转年的农历五月初,收罢麦子即要抢插麦茬秧,又听大人们念叨:“‘划船雨’该会下了吧!”问过我父亲后才知,金刚台上有个乌龙潭,那是乌龙藏身之处。因农历五月初五是龙的生日,乌龙的儿子“秃尾巴龙”住在东海,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到金刚台来为其老母祝寿。龙行即雨,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金刚台周边一带必然降雨已成规律。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记日记,家乡每年的端午节果然都降了“划船雨”。

冬天里,大雪封山。那南边的金刚台,自然成了一道银色屏障。我不由得猜想,那银屏背后该藏有什么故事吧!晚间,来我家串门的杨家表大爷刚在火垅边坐下,我便找出父亲的烟盒,给老人递上一支烟,还顺手擦起火柴为他点上。接着,就向他问起了金刚台的由来。

“要问这个,嗯,说来话长呀!”这位表大爷拖着慢半拍的声调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金刚台还不叫这个名儿,而叫猫头山,远在山海关外。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因为山海关外山峰重叠,搬运砖石非常困难,他就命令手下用9条龙筋制作了一条赶山鞭,第一鞭给泰山赶到了神州之东,再一鞭赶华山于神州之西,又一鞭给衡山赶到了神州之南,第四鞭将恒山赶往神州之北,第五鞭给嵩山赶向了中原。赶完了五座大山,秦始皇回头一看,还剩下一座猫头山,该把它赶去哪里呢?手下人赶紧报告说,中原东南有一片内海,海里有条孽龙,经常兴风作浪,危害生灵。秦始皇仰天大笑,扬起鞭子,要把猫头山赶去填塞内海,镇压孽龙。‘刷’地一鞭下去,猫头山却纹丝不动,又一鞭,还不见动弹。第三鞭狠狠地抽下去,将猫耳朵抽掉一只,还是一动不动……”见表大爷停了话头,我又及时奉上一支香烟,老人则把烟夹到耳朵上,提高了声调说:“秦始皇怒火冲天哪!他亲自去拜见玉皇大帝,请来八大金刚,将猫头山抬起甩出去,镇住了内海。躲在海底的那条孽龙被压在山下,还摇头摆尾地拼命挣扎,给猫头山弄得乱晃。秦始皇一见这情形,赶忙又往东海龙王那里借来一根定海针,终于制服了孽龙。因为猫头山是八大金刚所抬,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称为‘金刚抬’。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金刚台’。现在,金刚台上就有一座巨石很像猫的耳朵,人们称它为‘猫耳石’。”

随后的一个日子,湾后的兰姓表叔上门来找我父亲说事,我晓得他也爱“侃古”,就跟他谈起了听来的金刚台的传说。他连吸了几口烟,眯缝起眼睛,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个说法不对吧!”我接过母亲端来的粗茶碗,把茶水递给表叔说:“那就请您讲讲!”

表叔喝了茶,漾着一副自信的表情朗声说:“很古的时候,金刚台这一带挨近东海。禹王时期连年暴雨,洪水成灾,百姓苦死啦!为了制服洪水,大禹就率领民众挖渠开河,将洪水引入大海,使大地生灵重见天日。但是,洪水入海后,仍不服输,卷起重重恶浪,又吞掉了一些田园庄舍。大禹一见这情形,立即带着裁山剑和赶山鞭来到昆仑山,砍下一座叫卓尔金的山峰,赶到东海边建堤拦海,把海水逼退了数百里。大海见卓尔金山挡住了去路,便以铺天盖地之势向卓尔金山压来。在大海的猛烈冲击下,卓尔金山有些力不能支,开始摇晃起来。在这个关键时刻,大禹又挺身而出,他毅然摘下自己的3根肋骨,化作3根巨大的定海针,从山顶直插到地层深处。卓尔金山有了坚强的主心骨,任凭大海兴风作浪也能保持安然不动,而且越长越高,像一尊顶天立地的金刚。大禹就把卓尔金山改名叫金刚台了。”

那时,我心里莫衷一是:“他们谁说的对呢?”疑惑之中却感觉金刚台是一座神奇的大山。但我始终无缘涉足。

直到1978年秋天,我家中的三间茅屋不慎失火烧掉,家庭生活陷入了窘境。我毅然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从单位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加上父亲平时卖柴禾攒下的一点钱,托人找到金刚台国营林场的负责人,获批屋檩条木21根,取货地点被定在西河林点。那是晚秋的一个阴天,山高路途远,林深雾气浓。我这个山沟里长大的青年,第一次上金刚台,置身雾嶂,简直就觉得像是进了仙界迷宫,心里怯怯的。偶尔,从老远的地方传来“轰隆隆”的瀑布激流声和林场护林员的吆喝呼应声,那种惊恐之感才略略放轻。大约登至半山腰间,我就“以手抚膺坐长叹”,真切地感受到李白曾经惊嘘的“噫吁 ,危乎高哉”的“蜀道难”之滋味。这次帮我家进山扛檩木的邻居,都是身大力粗的青壮年,连他们也都纷纷感叹这山道的险远。有的地方负重实在难行,大家只好先从高处抛下树木,然后人再攀扯树枝小心下滑。这一天,我们早起出发天不见亮,晚上到家已是掌灯时分。大家的衣服早已汉湿的像水洗一样,一个个疲惫不堪。在新屋落成后的好长日子里,我的心中一直饱含着对乡邻的感激,更增添了对金刚台的深深敬畏。

只可惜,因为当时的天气及其他原因,我虽入此山中,却未能识其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