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环境,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软实力。2014年,投资发展环境的逐步优化正如缕缕春风,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四两拨千斤”之效。

“一个地方特别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环境,对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对已落户的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和扩大生产意义重大。全市产业集聚区和各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积极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切实为企业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2014年度,全市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共召开了20次,市委书记郭瑞民几乎每次都会用这样的话语勉励产业集聚区人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再鼓一把劲、再加一把油。

信阳地处中原腹地,又是革命老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生态优势与民智优势是我们的法宝,如何放大这“三大优势”效应,聚四海宾朋于中原?唯有服务,服务,再服务,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让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腾笼换鸟”、“抱团转移”与信阳的“筑巢引凤”、“产业集聚”相得益彰。

2014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下了真功,更见到了实效。去年共有8个污水处理厂、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中心、质检中心项目获得省里支持,下达资金总额3270万元;市委宣传部、各产业集聚区利用春节期间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契机,针对全市产业集聚区招商项目、投资政策、用工缺口等方面,进行推岗位、推项目、推服务的“三推”宣传,为集聚区内企业招工近8000人,融资2亿元以上;市科技局全力帮助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全年新增6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培育院士工作站3家,新增省创新性科技团队1家。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有了市级层面的支持和引导,各产业集聚区在优化发展环境上硕果累累、各有千秋,值得“点赞”——

倡导“每个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每个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服务员”的服务理念;为纺织服装企业制定贷款担保、融资贴息、电费补贴、运费核销、科技创新奖励等一系列帮扶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面实施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一周办结制、一次收费制、警企共建制、投诉直办制等工作制度;依托招工服务中心构建集聚区、企业、乡镇“三位一体”的招工服务体系;建立信阳市第一家产业集聚区总工会,为企业与员工之间搭建起和谐共赢的连心桥……平桥产业集聚区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家的事当成家事去做,贴心服务做优发展环境。

累计投资20多亿元,高标准建成“一纵六横”公路网;邀请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专家前来“把脉问诊”,并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开发物联网电子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开通企业在线交易等B2C(企业对个人)业务……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人深知配套服务是园区内物流企业后勤补给的“生命线”。

由县委常委担任指挥长,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的观摩督导例会,及时解决企业困难与问题;坚持企业入驻园区“两不见面”,即征地不与群众见面,由集聚区负责征地拆迁及完善配套设施;证照办理不与部门见面,由县行政中心牵头、产业集聚区配合,做好全程代办工作……新县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为招商服务”的良好氛围。

注册3800万元成立建设发展公司,探索建立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PPP(政府私企合作)等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组织银企对接会、恳谈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开展民企招聘周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组织企业家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组织企业有计划的参加各类经贸考察、会展招商活动……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多措并举,做到了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全覆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羊山新区、罗山县、商城县等其他9个产业集聚区内,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新思路、新模式比比皆是,方兴未艾。搭建投融资平台、完善配套保障设施、提升务工人员素质、畅通签约投产环节……全市产业集聚区人正在用汗水与智慧实践着招商引资“请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的理念与宗旨。

今年花胜去年红,更待明年花更好。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制定的“2015年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报告”中看到,今年产业集聚区在提升服务质量上除了继续推进原有措施之外,更有多项切实可行的“新招”——

整合市县两级担保公司资源,探索创新担保、反担保方法和措施,简化程序,对担保费率实行30%至50%的优惠,降低融资成本;实施差别化的用地保障政策,积极推行人地挂钩指标试点,保障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需求;年初筛选3个产业集聚区作为当年晋级或“十强、十快、十先进”的培育对象,由专业部门进行业务指导;选择14个市直部门对产业集聚区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合实施领导联系项目制度,每月对产业集聚区进行调研,分析解决问题;开展市直部门服务产业集聚区绩效考核,特别是市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在全市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和企业随机邀请100名人员,对各部门的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海阔潮涌正当时,风劲扬帆启新程。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对于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来说,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新一年的“筑巢”工程能否继续精彩上演,外地客商与全市人民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赵雪峰 见习记者 李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