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一度风靡的《小苹果》这首歌曲,以全新的复古电音节奏与朗朗上口的歌词为主的流行音乐风格,的确叫人耳目一新。由此想到,浙江衢州开化县塘坞乡和平村大埂自然村好多人家都把录音机放进玉米地里,一到晚上循环播放《最炫民族风》,田间地头到处传出“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之所以这般,是因为此类歌声可驱赶野猪。(据2013年8月7日《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城事)同样,这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也曾流行于我们这座城市。

平素,人们奔波于大街小巷,穿行于城市社区里弄,一边是“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一边是商家撕心裂肺般狂吼:“XXX品牌手机八核、双4G内存……”“XXX药房大回馈……”于是,你放我放他也放,结果高分贝的噪声把人们的耳朵震得难受,哪还有兴致购物。每每采访活动中,市民总是呼吁:中心城区部分商业区,不论是口头广告还是借助音箱的音乐播放宣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少市民对一些商铺特别是手机销售商在高分贝、大功率音箱的配合下的叫卖声深恶痛绝——“与其说他们在兜售手机、医疗用品,不如说是在叫卖噪声污染!”

城市噪声污染如同空气一样,不知不觉地弥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噪声,的确令人急躁易怒,疲倦直至影响睡眠,损害听力,破坏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给人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危害,危害人体健康。无论是交通、建筑噪音,还是商业、生活噪音,都影响到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去年下半年以来,城区居民无不对有关部门治理建筑工地噪声污染、归还城市夜空的寂静的举措额手称庆,但“商铺促销喇叭欢、一家比一家声音大”尚无改观,尤其是盛夏酷暑,大家走在大街小巷,特别是中心城区的东方红大道上,城市上空飘扬出如此高分贝的噪声,叫人实在说不出莫名的烦躁。真不知道,有的商铺的销售收入与广告喇叭音量大小是否成正比?相形之下,电商淘宝的“双十一”销售模式就值得效仿。

其实,市民反映十分强烈的城市噪声,如影随形、无处不在,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也曾屡屡整治,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对于噪声污染,法律早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第四十五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住宅区)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看来,噪声扰民问题并非无法可依,而是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统一指挥协调解决。所以,商铺噪音何时才能“消”声匿迹,需要整个社会联动,才能找回属于我们百姓自己的那片安静空间。去年2月,兰州市政府下发《兰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定与调整方案》,将城市声环境总体划分为三个功能区,执行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的标准。同时,兰州市对于未来城市噪音污染控制工作也进行了细化明确。

春节期间,各种节庆活动此起彼伏,异彩纷呈,有些商家无休止地循环播放《恭喜发财》《好运来》等歌曲,虽烘托了节日气氛,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据《大河报》载:春节期间,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信阳,除夕子夜时分出现了AQI为246的峰值之后,就迅速从重度污染回落两个级别,到116的轻度污染,并在凌晨5时后维持在100以下的优良天气。分析称,除了有放炮减少的原因,良好的地理、气象扩散条件帮了大忙。毕竟,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民俗,如何既能保留这一民俗,又能降低污染等负面影响?这也令城市管理者很纠结。总体来说,噪声污染监管较为复杂,需从噪声源头入手来区别对待,需要有关各方齐抓共管。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环境是重要因素;而评定环境的好坏,噪声污染也是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噪声污染整治之路任重道远。不妨借鉴兰州市的做法,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将声环境保护列入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各方应积极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依法治声的主体职能、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