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明

“我只要还能走动,就一定坚持把看护红军洞这件事做下去,无怨无悔。”春节前夕,在新县郭家河乡店村,74岁的张爱华表情坚毅地对记者表示。这位已经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远近闻名的老人丝毫没有因为成为“红人”而对自己热心的事业有丝毫放松,而且,当地的“红色之火”在她的带动之下越烧越旺。

郭家河乡店村,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山脉连绵,是大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鄂豫皖的战略要地,也是中共大别山工委纪念地。从1964年至今,70多岁的文物保护志愿者张爱华与丈夫潘国章在此义务看管、保护着当年战士们留下的红色文物。50年来,18000多个日夜,老两口坚守着当年对老一辈的承诺,走破一双双布鞋,用坏一把把镰刀,儿女先后走出小山村,他们始终没有离开。为保存红色历史,张爱华主动向当地党史办撰写材料、去小学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仅回忆性的日记和诗歌就写了十几本。

张爱华告诉记者,这两年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前来参观红军洞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她一天就要陪游客上山讲解两三次。虽然山路还是那么难走,年纪也越来越大,但她丝毫没有觉得疲累。只要有游客愿意上红军洞参观,她二话不说放下家什,立即陪游客上山。“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到红军洞接受红色教育,亲身感受革命前辈在血雨腥风的旧社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经历,我打心眼里高兴啊!我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红色革命精神一定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张爱华老人的典型示范下,当地党委、政府对于红色文化的挖掘也越来越重视。郭家河乡以红色为引领,让红色凝聚精神,大力弘扬正能量,修复了鄂豫皖边区唯一的高级学校——列宁高级学校;建成了郭家河革命纪念馆,以人才摇篮、首战告捷、红旗不倒、抗日名将、满门忠烈、将军之光、光耀山河、美丽家园等8个方面展示郭家河光荣的革命历史,体现了红色革命传统和思想力量之源;重建了郭家河大捷纪念碑和红军洞纪念碑,整修了将军之家故居、大别山红旗不倒代表人物刘名榜故居、抗日英雄叶成焕故居。

“如今在郭家河乡,对于红色文化的挖掘、弘扬,已经从张爱华老人的个体行为转变为党委、政府的主体行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奋斗历程的历史遗存,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的优质资源,是一笔非常难得的宝贵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力度,增强全社会保护红色资源的共识,形成保护红色资源的合力,让红色信念永不褪色!”该乡党委书记李新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