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高中高三理(14)班 包 哲

飞蛾无畏,于是葬身火海;螳螂无畏,于是折臂车辕。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畏地,方能草木得息,资源回转;天畏道,方能四时有序,星转有法。人只有心怀所畏,才能远离奸邪,避免走向极端,国家才能秩序井然,不堕入混乱。怀有所畏,心正道宽。

“畏”是什么?它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信仰。唐太宗“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明君的圣德;文天祥畏“亡国负民”,这是赤胆;项羽畏“江东父老”,这是霸王的尊严。“畏”是心灵的洗礼,正是心中的敬畏引领我们走向光明之道,我们才得以彰显人生的不凡气度。

君子因“畏”而气正。心中的“畏”,好比陀螺的转轴,因为有了“畏”,我们才能矗立不倒,不致于失去平衡走向极端,是畏惧匡正了我们的行径,使我们远离奸邪。3.15晚会曝光的食品行业中,因为无畏才有了上海某食品有限公司用过期肉浆制鸡块,某超市出售染色馒头、毒血旺;因为有无“畏”,才会有明星、艺人因吸毒被捕的事件。奸邪起于无畏,人们一旦无“畏”便会无法无天,走向极端而致使自我毁灭,社会也会陷入混乱。

君子因“畏”而生“无畏”,孟子曰:“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能因为对“义”的敬畏而无惧死亡,可见在有所畏的前提下所生发出的无畏往往会有巨大的力量。

王安石在推行变法时曾说过:“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但这里的无“畏”,也是建立在“畏”于社稷民生的前提之下的。回想古来所有成功的变法莫不如此,商鞅变法“畏”于强国,张居正变法“畏”于安民,只有在“畏”的前提下生发出的“无畏”才能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

怀“畏”于心,便有行事之尺规,入世之司南,“畏”给我们铺平了正道,“畏”为我们蓄养了正气。怀有所畏,心正路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