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 鼎 秦 旭

立春时节,记者走进商城县赤城街道办事处宝贝塘村民组。栋栋黛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新修的水泥路通到农家门口,修缮一新的宝贝塘里几只鸭子游水嬉戏,一只竹筏静静飘荡在水中—— 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映入记者眼帘。

“来我家坐坐呀!”正在门口打扫庭院的81岁老人刘荣堂热情地招呼记者:“我家有上好的金刚台毛尖,来尝尝呀。”和老人攀谈得知,老人家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做生意,孙子、孙女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院子里,一座三层楼房拔地而起,廊檐下晾晒着腊鸡腊鸭等年货,老人家正在打扫卫生迎接儿孙们回家过年。

见记者拿出相机,刘荣堂指着满院的腊梅、桂花、兰草说:“多拍拍我的宝贝吧,这都是我一棵棵种下的。”刘荣堂告诉记者:“我在这生活了80多年,没想到宝贝塘能变得这么漂亮,美丽乡村建设好,老百姓都是沾了共产党的光呀。俺也是讲究‘美’的人呀,种上这么多宝贝,让俺村越来越美!”

宝贝塘村文化广场上,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简徽式围墙上,刻画着宝贝塘的传说和历史,一棵古皂荚树矗立在广场旁边。“别看这棵树只有半个树身,每年还发芽,旺盛着呢!这可是俺们村里的宝贝呀!”正在锻炼的村民刘喜生说;“这棵树据说有450年树龄了,俺们村都是姓刘的,早年俺们一位本家爷爷去了台湾,一直挂念着这棵树,他在台湾去世的那一天,这树上掉下一大片树枝。”2014年,宝贝塘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时特意为这棵古树修建围栏,加以保护。

“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赤城街道办事处负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副主任钱文琨告诉记者,加强相融的自然生态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根本出发点,注重保留农村元素、乡村特色、文化内涵,使村落、产业、景观、文化交相辉映,保持乡村的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传统之美。

“在建设中,我们注重因地制宜,考虑长久效益。”钱文琨带记者到一片湿地草坪前说:“这是宝贝塘村村民处理生活污水的宝贝。”原来,这是潜流型生态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投资小,通过三级沉淀池,生活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用来灌溉花草。

采访结束时,宝贝塘村村委会主任刘泽喜高兴地告诉记者,2015年,宝贝塘村将开发农家旅游项目,他欢迎大家前去观光旅游,到时,宝贝塘村一定会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