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四千多年前的上元日,四千多年后的新春时:习俗在变、人事在变,不变的是承续千载的文化血脉,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对家国梦想的祈愿。为亲情守望,为团圆奔忙,山高水远,天南地北,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有数据表明,2015年的春运人数将超过28亿人次(不含公交和出租车),比去年增加了约1亿人次。数字年年在刷新,未曾变更的,是天寒地冻,亦归心似箭。自从2006年春运人次突破20亿后,中国人回家,年年盛况“空前”。28亿人次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把超过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短短40天内集体迁移。千里迢迢,风尘仆仆,披星戴月往一个方向赶——“家”。

没有哪个节日,比春节更叫人对家魂牵梦萦。对家的渴慕,是一种感恩。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无数人的双眼。今天,“亲情计算题”再次热遍微信朋友圈: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在二元格局暂难改变的今天,回家过年,是对亲情与恩情的反哺,是对乡愁与乡情的慰藉。

洒扫庭除,辞旧迎新。贴春联、闹花灯、吃饺子、看春晚……这些琐细而温馨的仪式,串联起同根同源、同宗同脉的价值共鸣。春节发轫于农耕时代,是熟人社会的一种亲情狂欢。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在节日的仪式感中,吟咏生活的美好,在你来我往的联络中,感叹人情的温暖。父母双亲的叮咛、兄弟姊妹的牵挂,因为有了春节,匆忙中可以歇歇脚,在“家”这艘诺亚方舟上,找到疲累人生中最踏实的安全感、幸福感。

春节近了,年味浓了。年味总有别,亲情永未变。这些年,中国人对“年味”的纠结,与其说是传统文化承袭的迷思,不如说是对亲情蕴蓄的“恨铁不成钢”。以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看电视,如今,人手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即便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也都是各忙各的“低头族”。结果呢,“红包越来越大、亲情越来越远”。凡此种种的吐槽,醉翁之意,不过是希望“亲情回归”。于是有人说,春节其实就是亲情Style,嘘寒问暖也好、催婚逼嫁也罢,都是家人为你端上的“心灵鸡汤”。

票再难买,也要回家;路再曲折,也要回家。传统的家国理念,是“家和万事兴”、是“家风”里连着治国之本。人回家了,亲情更要回家。这个春节,我们为亲情点赞,更为家国之梦而振奋精神。岁丰年稔,阖家团圆——小日子里折射着大梦想,小家庭里辉映着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