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此,要做好2015年税收工作,就必须将其置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进一步更新观念,找准税收助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为经济发展、税收增长坚定信心、作出贡献。
更新思想观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税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围绕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特点、新机遇、新挑战,深刻研究分析新常态下税收发展的趋势、利弊影响、需求变化等,结合实际,尽快描绘出税收发展新的“路线图”。我们只有更新观念,确保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才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新常态下税收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财税体制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随之放缓,财政支出压力随之增大。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不得不在一个财政收支形势相对严峻的条件下进行,传统的靠“增量调整”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也不可能实现改革目标。由于“营改增”等优化让利改革率先推进,势必影响政府收入总盘子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二是营改增。“营改增”实施后,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的税务管理由地税直管转变为国税管理或国地税交叉管理,对随主体税种征收的一税两费的征管难度大大增加。从长远看,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现行营业税全部改征为增值税势在必行,将导致地税收入大幅度减少。三是税收收入高速增长。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连年快速增长势头。去年我市税收收入和地方级收入一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两项增幅一直稳居全省前列。税收增幅的高位运行,抬高了收入基数,加大了政府对收入增加的预期,同时也增加了地税部门执法风险。四是工业税收贡献率低下。去年我市工业税收累计入库20699万元,同比增长5.71%,增收1118万元。其中电力行业税收同比增长18.75%,是工业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市工业税收占比小、总量少、税收贡献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收入增长,工业税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五是房地产业导致地税收入逐步下滑。去年,我市房地产行业税收增幅为18.45%,较2013年增幅25.61%下降7.16个百分点。今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房地产市场全面繁荣、收益飙升、依赖房地产税源支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地税收入逐步下滑的趋势在所难免。
(二)新常态下税收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是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各级政府聚财的积极性。各级政府面对新形势,要确保财政支撑,就必须转变思路,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聚财的积极性,为地税部门挖潜增收提供动力。二是产业调整、结构优化将促进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新常态的特点之一”;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等,这些表明我国充分认识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供了重要依托和保障。三是重点项目的落实,将产生新税源。目前,我市宁西铁路复线工程、京港澳高速扩宽工程、G312线一级公路工程、出山店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已纳入我局监控管理,已实现了税收入库。今年,我们将继续积极主动地与发改委等部门保持沟通联系,持续盯紧大项目,大力培植新税源,保障税收增长,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税源专业化管理将不断提高征管新质效。今后一个阶段,市地税局将从五个方面加大税源专业化管理力度,切实提高税收征管新质效:一是成立风险管控中心,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辖区内的税源情况进行分行业分税种分重点的大数据分析,查找风险点和涉税疑点,提高管控能力;二是成立纳税服务中心,进一步理顺和明确各服务岗位职责,重新对税收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和优化升级;三是成立纳税评估中心,规范纳税评估工作;四是推行“两减两加”,即在行政审批和办税负担上做“减法”,在纳税服务和后续管理上做“加法”,进一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五是大力运行“金税三期”,推动信息管税上更高台阶。五是综合治税的日趋完善将进一步扩大合力效应。综合治税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市逐步健全了多部门、多领域的社会综合治税体制。地税部门将继续发挥综合治税的作用,努力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效。
强力推进改革,提升税收征管质效
河南省地税局提出了“坚持以‘三个服务’为引领,奋力建设‘六个地税’,加快推进税收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来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地税事业改革发展。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结合我市实际,市地税局目前主要做好三项改革促进税收提质增效。
(一)农村征管改革。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市地税局就开始酝酿一场旨在破解农村税收发展难题的深刻改革,做了多次调研、论证、向上级汇报等大量工作,确定了在罗山、息县开展集中办公、分类管理的农村征管改革试点,为解决税源集中与机构人员分散之间的突出矛盾,保障地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二)机构人事改革。去年,省地税局在机构上成立了大企业管理分局、房地产税收管理处,在人事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着力分级分类实施人才培养、干部选拔等。这些都是新一轮地税机构人事改革的初步探索,也是税收新常态下增收提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加大税源管理力度。坚持“重点税源管严、一般税源管好、零星税源管到”,不断完善“集中办公、分散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在去年445户重点税源的基础上预计增加到今年的600户,提高重点税源贡献率。新常态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要求地税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税,强化学法用法,严格执法过错追究,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评议考核力度,努力建设法治型地税。
突出文化引领,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经济、税收发展的新常态,更需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
(一)继续开展“突出文化引领 打造责任型地税”活动。进一步加强文化理念灌输,重点抓好文化成果转化、文化载体创新两项重点工作,让地税的工作目标、管理理念、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激发地税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地税事业的活力。继续开展争先创优、税收业务大比武和以师带徒活动,不断提升地税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研究布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紧紧围绕税收中心任务,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抓好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基层一线三支队伍培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技能、文化素养三项重点内容培训,完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训教材三大施教体系建设,为2015年全市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积极抓好党建工作。在当前深化改革的经济新常态下,抓好党建工作是提高税务机关党员综合素质、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税务工作的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途径。要从领导重视、制度保障、载体搭建等多方面确保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四)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三个底线教育”。继续围绕“三个底线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容易入脑入心的活动,把搞好干部工作作风、税收执法、廉洁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税收中心开展查办案件工作,纯洁地税队伍,树立良好形象。完善廉政文化。把廉政文化融入税收工作实践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开展有特色、叫得响、品牌化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