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和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多次提到“定力”一词,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政治定力、战略定力。

“定力”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信念坚固、心灵纯净、克制物欲、开启智慧、觉悟真理的一种修养境界,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习近平同志借用并提出定力要求,是基于新的时代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及所面临严峻考验的战略思考,可谓高瞻远瞩、切中要害,使我们不禁想起太平天国、八旗子弟的历史教训,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担忧。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留侯论》中写道:“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说的也是定力问题。新形势下,定力已成为衡量检验党员领导干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标准与尺度,而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断强化“赶考”意识,铭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教诲,始终保持应有的清醒和定力,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在人生信仰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定力。信仰是一个人思想主张、价值取向、行为追求的具体体现,在人生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驱动作用。信仰明确则意志坚定。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代代党员为了追求真理和光明,坚定信仰、不改初衷,经受了斗争的考验。近期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锋刃》中的共产党地下党员沈西林,在与组织失去联系、身处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坚定信仰、从不放弃,冒着生命危险为党工作,即使被捕入狱也心甘情愿。还有电影《党的女儿》中的玉梅、小说《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以及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的红军官兵……艰险面前他们心中始终保存着信仰、满怀着希望,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和勇气,才使得党能够战胜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仰淡化、人生目标偏移,不信马列信风水,六神无主、练功信教,一遇风浪便没了主张、迷失方向,后果令人担忧。这些事例发人深省,警示我们:在革命事业进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定力,站稳立场、把准方向,不为浮云遮望眼,对党的前途和事业不能有丝毫的迷茫与怀疑,要始终充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绝不能干吃共产党饭、砸共产党锅的事情,要自觉做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勇敢推进者,让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

在为官用权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定力。权力即权位权势,包括职责范围内的指挥和支配力量。应当说,走上领导岗位、担任重要职务是每名干部的向往和期待,但是要看到,权力来自组织,属于人民,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如果目无法纪、滥用职权,则会祸国殃民,给党的事业和国家利益造成危害。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好自己,既要防止外部因素小恩小惠造成的“温水煮青蛙”悲剧,又要管住自己,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占的坚决不占,绝不能把党赋予的工作岗位变为损公肥私、捞取好处的工具,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为官用权上要心存敬畏、如履薄冰,认真解决好“掌权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当官图什么”的问题,志存高远、心忧天下,按照习近平同志“三严三实”的要求,自觉为人民立德、立言、立行,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像县令郑板桥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当一个好官清官,做人民喜爱信任的公仆。

在道德情操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和定力。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人的道德行为起着支配作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随之涌入,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蜕变、行为失范,有的不分良莠,什么人都交、什么地方都去;有的格调不高、趣味低下;有的道德败坏,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腐蚀了灵魂、消磨了斗志,走向了犯罪,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给家庭和亲人造成伤害。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古书《淮南子·缪称训》上也说:世治当以义护身。党员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南京路上好八连为榜样,带头践行“八荣八耻”要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扎紧道德篱笆、守住精神高地,主动净化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优良本色,在滚滚红尘、五彩缤纷的社会环境里,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清醒和定力,争做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五种人”。

(作者系信阳军分区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