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国亮 李 海 王 洋
“村小学里只有1个老师6个学生?”“只听说西南贫困山区的村办小学有这样的情况,咱信阳也有?一个老师咋教?”昨日,当接到浉河区委宣传部发来的采访线索时,本报“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记者走基层”主题报道活动的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浉河区董家河镇白马山村小学。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都记住不?”在教室门口,记者见到了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彭祖明。57岁的老彭看上去身材瘦小、略显苍老,但讲课时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先进屋坐会儿吧,娃娃们一会儿就放学啦。”老彭的妻子周艳云一边招呼记者,一边给孩子准备午饭。记者眼前的校园极其简陋,两排瓦房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房前被平整过的土地就是孩子们的操场,唯一的体育器材是彭祖明两年前自费买的篮球。“前两年教室漏雨,咱头顶上新旧不一的天花板,是老彭从镇上捡别人装修后不要的塑料板拼上去的,还挺管用的呢!”周艳云笑着说,“村里离镇中心小学有20里地,虽说那边提供统一食宿,但是一二年级的娃娃太小,送过去家长不放心。咱这里是隔年招生,今年这6个娃都读一年级,等两年后娃娃们大点了,再送到镇上。”
“久等了,边吃边聊吧,娃娃们饿了。”刚放下课本的老彭又端起菜盆给孩子们盛饭,“别看咱吃的简单,这可都是我和老婆在操场边上种的青菜呢,绿色无污染,哈哈!”
老彭是白马山村人,在这里教书已经10多年了,一开始有10多个教师和200多个学生,后因条件艰苦,师生陆陆续续都走了,到了2011年,就剩他和妻子周艳云了。“你可以到镇中心学校,为啥非要守在这山里面?”记者问道,“我去那儿了,谁来管教这些孩儿?”
当问及老彭的新年愿望时,他的回答很简单:“我总有干不动的那天,希望镇上能派个年轻教师来。同时,也希望娃娃们能一直叫我老师,这样我心里感觉很幸福,活得也有意义!如果哪天听不到,我心里会难受的!”
扎根深山十余载的老彭,正如校门口那棵沧桑葱郁的松树,望着娃娃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他却无怨无悔——因为热爱,因为不舍。(上图为彭祖明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李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