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农村工作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去年我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9.8亿元,增长4.3%。全市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79.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18.4亿斤,新增1.3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肉蛋奶产量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7277家和145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75家。全市茶园面积达187万亩,茶叶产量达4.8万吨,总产值达80.3亿元,“信阳农业科技园区”获批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全市拥有涉农商标229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件,河南省著名商标35件,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32个,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22个。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目前,我市出山店水库导流明渠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完成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9.5亿元,修复水毁工程723处,疏浚河道65.2公里,整修渠道1001公里,改造泵站177座,整修塘堰5408口,维修及配套机井1995眼;投入资金4.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841.4公里,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34.9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37.2万亩。

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加强

我市稻米精深加工和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入选国家和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全市争取和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530万元,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县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延伸、功能拓展、方式转变,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和乡镇站建设步伐加快,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积极有序推进农村改革试验,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进农业补贴办法试点试验、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扶贫开发综合改革等方面被批准为全国试点。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搭建流转平台,建立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中心,探索建设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促进“三农”要素有效配置,全市流转土地457.5万亩,林权流转215.7万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加快县域及乡镇网点建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激活农村金融活力,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撑得到强化。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14年,全市投入3亿元,又解决54.2万农村居民和17.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1亿元,改造农村危房2.5万户。新完成15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又有11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筹资水平从每人每年340元提高到380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人均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220元和1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实际增长10.2%。全市建成传统文化村98个,15个镇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镇,4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村被确定为中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1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5年“三农”工作重点

总体要求: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必须全面落实中央部署,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把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方式转变“一稳两转”作为基本途径,持续保持“三农”工作的好形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要以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粮农收益为目标,以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亿斤以上。

坚守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要围绕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加快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吨粮田建设力度,今年再建成高标准粮田75万亩,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能力。

强化政策支撑。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确保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有实惠可得。

强化水利支撑。一方面抓紧谋划张湾水库、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和淮河干流息县枢纽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争取纳入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另一方面,重点抓好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面提高粮食主产县节水增效、节水增粮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做好“籼改粳”等省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支持稻米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水稻机插、小麦机播、油菜机收等薄弱环节,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加快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努力打造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扎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类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努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做优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集中力量扶持发展茶叶、粮油、畜禽、水产、花卉、苗木、林果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工程,加快推进以粮油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黄国粮业、山信稻米等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民智优势,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加快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做强现代农业品牌。加快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生产导向”向“生产与消费导向并重”转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造出更多叫响国内外的信阳农业品牌。

努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系统规划和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抓好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着力把信阳建成周边地区的绿色生态食品供应基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努力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降下来;积极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把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和财富;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措施,把地力下降的土壤改良好,提升地力。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积极开展以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农业生态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受损的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治理好。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农田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把耕地、水等资源环境坚决保护好。

努力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优化村庄布局。要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基本要求,坚持“五规合一”,抓紧编制完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注意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对于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编制城市社区规划。对于深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的村庄,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编制搬迁规划,通过搬迁实现集中居住。对于平原地区的村庄,根据特色农业布局,选择条件成熟、积极性高的地方,编制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缺乏产业基础的地方,根据实际可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保护性发展规划,保留历史文化传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以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为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因地制宜,压茬整治,梯次推进,争取用1—2年时间基本建立起村庄保洁机制、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每年建成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要突出重点、逐步改进,继续加大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今年再解决57.8万农村居民和18.5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县乡道路350公里、村道650公里,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450户,改造农村危房1万户。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防止进入“建了毁、毁了再建”的恶性循环怪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更加注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教育资源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布局,通过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发展远程教育、普及电化教学等方式,促进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共享,解决好初高中学生在乡镇、县城就学的寄宿问题。要积极研究和逐步推进城乡社保接轨和地区之间转移接续,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保护,培育健康向上的乡风民风,积极倡导爱家爱乡、守望相助、尊老爱幼、崇善爱美、见贤思齐文明之风,逐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努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在加快两个转移上下功夫。要以家庭为单元,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认真落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和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政策措施。要积极吸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就业方式灵活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继续完善人力资源“三市一库”体系,着力解决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加大治理欠薪和打击非法中介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人事关系。在促进以农兴业上求突破。要积极开发现代农业的生态、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农业新型业态,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的同时,解决好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做文章。要大力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注重利用信阳农民大学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提高农民增收本领。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承担国家4项改革试验任务)

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

注重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统一制定规划,统一项目申报,统一整合涉农建设性资金。探索完善涉农资金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格项目管理。创新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完善和改进由国家补助投资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管理制度。

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分级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起与扶贫任务和本级财力相适应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创新定点帮扶机制,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确立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机制,进一步落实县级党委、政府承担的扶贫开发主体责任。构建扶贫开发“六种模式”。构建扶贫投入模式,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构建技能培训模式,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形成政府推动、部门监督、基地主办、社会参与的技能培训新机制;构建搬迁扶贫模式,实施差异化扶贫搬迁政策,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活生产困难,无法就地实现脱贫的自然村实行异地搬迁安置,对宜产、宜居山区的自然村,在原址重建或翻修住宅;构建高效农田模式,在贫困村的集中地方,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等示范区;构建产业发展模式,到户增收项目提倡“一村一品”,允许“一村多品”;构建连片开发模式,以乡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小流域、重点旅游线路或产业带为中心,培植扶贫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形成整体效应。

改进农业补贴办法试点试验

规模经营主体种粮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按照“先建后补、先购后补”的原则,进行补贴。种粮规模经营主体投资后,由县农业部门核定,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分配到种粮规模经营主体。农机购置补贴。实行“普惠制”农机具购置补贴,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畜牧良种补贴。在全市所有县区实施生猪良种补贴。修订农业保险。修订完善现行农业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民增收。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

探索“三权分置”林权管理新模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探索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赋予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更多权能,2015年每个县区选择基础改革条件较好的2—3乡镇进行“三权分置”试点。探索林业要素市场服务新规范。要加快建立健全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业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林权收储和担保制度,积极创新森林资源评估模式,创新金融、保险服务方式,加快推进林地纠纷仲裁工作。探索公益林管理经营新机制。建立公益林分类管理、开发审批、开发分类奖励、差别化补偿和集中管护制度。探索建立规范林权流转新制度。建立集信息发布、查询、交易、备案一体的林权信息交流平台,强化林权流转规范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