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靖

当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平桥区繁高家庭农场场长曾凡高的脑海里盘旋着。

2月5日,刚从平桥区甘岸办事处二郎村蔬菜种植基地回来的曾凡高,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思维。

几年前,曾凡高在二郎村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起了科研农场及科研试验园,并建造了蔬菜大棚30座,种植无公害蔬菜10多种。去年,借着市政府创办平价超市的东风,他在市内组建了四家平价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走出了“基地+超市+农户”的经营销售模式。

“这种销售模式的确省去了中转的流通费,但要想把农场里的生态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单靠直销还不够,还要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让消费者能放心购买。”曾凡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发展互联网农业,要按互联网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销售农产品。

当互联网信息技术嫁接传统农业后,市民通过点击商务互联网平台可以在自家社区门口“收菜”;轻点鼠标就能轻松查询蔬菜生长来源地、流通过程、销售时间;在超市内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这是曾凡高脑海里一直琢磨的图景。

尽管临近春节,曾凡高仍为这事忙碌着。“这几日我们正洽谈引进智能化摄像设备,在超市安装上‘农场千里眼’,今年打算在市区的康斯丹郡、府都花园等小区设立实验示范点,确保产品质量,顾客只管放心选购。” 随着计划一步步落实,曾凡高的“互联网农业”图景正逐渐成真。

压题照片为平桥区甘岸办事处二郎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村民正在蔬菜棚内收香芹。本报记者 马保群 摄

记者点评:

线下种植,线上销售;既有产品出售,又能追踪溯源。在曾凡高看来,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的餐桌,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便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确,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水平,“互联网”这一“生产要素” 将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