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霁,阳光明媚,远山和树木上依然银装素裹。沿着盘旋的山路,2月3日,记者来到浉河区董家河镇睡仙桥村。

未进村,矗立在村口的古式风格石牌楼首先映入了大家的眼帘。从村口望去,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延伸至远处,时尚的太阳能路灯排列在路边,白墙灰瓦的徽派民居在远山白雪的掩映下显得更加醒目……大雪过后的睡仙桥村显得更加美丽。

临近春节,睡仙桥村村民正忙着赶集置办年货,在屋旁一排腊肉的吸引下,记者来到村民张玉海家门前。

今年50岁的张玉海已在睡仙桥村居住了几十年。按理说,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早已烂熟于心,但这两年,张玉海惊喜地发现,家乡的变化令他有了“熟悉的陌生”:家门口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整洁一新,新装路灯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他感慨道:“要不是进村口石雕上清晰印着‘睡仙桥’的村名,真怀疑走错了地方。”

“这两年,我们村争取到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正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完善配套设施。”睡仙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依托当地的生态、交通、旅游和茶文化优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睡仙桥村的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产业等正快速发展。未来,睡仙桥村将朝着农民生活甜美的小康村迈进,努力打造“大美浉河第一村”。压题照片为睡仙桥村村貌。本报记者 孟 磊 摄

□本报记者 郭 靖

记者点评:

村容变美,美在村民眼里,暖在村民心里。“现在我们村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来的人没有不夸的!”对于很多睡仙桥村的村民来说,“美丽乡村”早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环境的日益变好。这也正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