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伟)近年来,浉河区董家河镇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不断创新举措,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强化政策宣传,解决群众“不知情”的问题。该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下基层大走访”活动,要求全镇干部定期下基层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和实际困难,并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将危房改造、粮食补贴、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低保、社保等惠民政策带下去,通过拉家常的形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解决群众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该镇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和茶文化旅游,积极招商引资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板栗及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农产品。截至目前,全镇发展茶园15万亩,年产干茶400万公斤,产值达13亿元;板栗园3.5万亩,年产板栗600万公斤,年产值达3000万元。引进发展馨茗原生态农业科技园、南湖生态农业种植观光园、津梦源油籽牡丹特色农业观光园、三角山蓝莓基地、广义茶印象园等10多家现代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全镇种植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的农民有960多户,年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15万公斤,产值1600多万元。

建设美丽乡村,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该镇组织保洁员每天对镇区街道进行清扫、洒水,并督促沿街商贩严格遵守经营规范,遏制店外经营。坚持周五下午卫生大扫除制度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度,镇干部职工带头示范,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同时,加大执法巡逻力度,治理乱停乱放,保证镇区卫生干净整洁。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引导群众积极进行民居改造、改水改厕,打造庭院、房屋周边景观,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群众聚集地区设立垃圾箱、修建垃圾池,定期对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全镇镇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改善,群众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开展文体活动,解决村民“精神空”的问题。该镇建设高标准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配套设置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建设休闲健身广场3处,配置文体娱乐设施60余件套;镇机关建有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25个村(居)均建有文化书屋、远程教育、文化大院等教育学习基地,为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条件。同时,该镇积极组织举办“七一”演讲比赛、“大美浉河人”演讲比赛、广场舞大赛、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提升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