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 浩)“妈妈,等你回来我可以给你讲故事了。”“妈妈,不用担心我,图书馆的阿姨可以教我写作业。”“我学会了画全家福,图书馆里的哥哥姐姐还教我做风铃。”……这是昨日平桥区陆庙小学的几十名留守儿童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平桥区图书馆陆庙分馆内,用电脑与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零距离的亲情对话。
“学校情况比较特殊,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正好图书馆就建在学校隔壁,学校可以和图书馆共同举办一些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不会太孤单。”陆庙小学校长王立告诉记者。
结合留守儿童成长特点,探索有效的育人模式,已成为开展留守儿童工作最重要的命题。“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保障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家庭角色的缺失,让我们思考在社会角色上是不是可以多做一些工作。”平桥区图书馆馆长王伟伟告诉记者。
“图书馆可以成为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另一个‘家’。”王伟伟说,从2010年起,平桥区18个乡镇公共图书馆和50个村级图书室逐步建成。馆内设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访编目室、电子阅览室,融图书借阅、报刊阅览、数字图书阅览、信息查询、影片欣赏、活动开展等多项服务于一体,实行统一采购、集中编目、统一资源、统一调配、统借统还的工作制度。
图书馆档案室内建有几千份借阅书籍的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为了更好地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为了鼓励这些孩子放学、假期多来图书馆,每年我们都会有部分免费借阅证发放到孩子的手中。”在图书馆少儿部工作的杜桂华说。
“孩子们最爱看《放牛班的春天》。”陆庙分馆图书管理员何婷说,“馆内的凳子太少了,很多孩子之前很少在电影院看电影,看见馆内有放映电影的信息,都搬着教室的凳子来看。”
去年感恩节前夕,陆庙分馆举行了亲情手工的小活动,“姥姥把我养大,我非常感谢您,祝姥姥身体健康。”陆庙小学五年级的王素雅在手工卡片上写下了对姥姥最真挚的祝福。
经典诵读、亲子共读、《公民常识小课堂》、亲情对话零距离、泥塑、剪纸、手工、绘画、游戏……这些活动就像纽带连着留守儿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