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在狠刹奢侈浪费等“四风”的今天,勤俭节约之所以又一次被提倡,是因为节俭不仅是每一个国人应该具有的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就从一粒米说起。中国有13亿人口,假设每人节约一粒米,共计13亿粒,大约50粒米为一克,总计约26吨。没有计算之前,一粒米也许在许多人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比一粒米更大的浪费还有许多,比如在饭店,满桌的剩菜剩饭,在食堂,倒掉的米饭、馒头……也许有人说我们富裕了,这点浪费算啥?可是,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儿,我们有浪费的资本吗?中国还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即使他们解决了温饱,但全国人民奔小康还尚需时日,何况距离建设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再则,即便是民富国强了,我们也没有资格侈谈铺张浪费。因为,先辈早就告诫我们:成由节俭败由侈!

《朱子家训》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传了一代又一代人,养活了大地上的人类,也支撑了这个社会的文明发展。可见,节俭不仅是一种好的家风和个人美德,更是一种事关国家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按理来说,物质生活的充裕与精神文明的发达是一致的,但现实是人们的肚子填饱了,精神却空虚了。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加以反思: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提出高要求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认真打扫一下自己的精神“卫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