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1月7日电(记者 郭 洋)手持凶器滥杀无辜的悲剧在全球频繁上演。德国专家研究发现,行凶者多缺乏自信,出现偏执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受到外界批评时容易产生极度自卑的情绪。人们或可根据这些特征,提早发现潜在威胁,避免惨剧发生。
德国萨尔大学7日发布声明说,研究人员克里斯托夫·保卢斯在分析数十起主要发生在欧美地区的持械伤人案件后发现,行凶者作案前常具有相似特点:未成年人往往有暴力倾向,对武器兴趣增强;成年人多缺乏自信,承受打击能力差,出现家庭问题并将周围环境视作威胁。另外,无论成年与否,行凶者均会出现偏执型或自恋型人格障碍,并开始接触武器。
专门从事暴力研究的保卢斯表示,从表面来看,行凶者常是“局外人”,不是因为集体排斥他们,而是他们不想属于集体,主动孤立自己,“不是所有人反对一个人,而是一个人反对所有人”。
同时,这些人受到外界批评时容易产生极度自卑的情绪,认为周围环境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世界越来越黑暗。当挫败感和悲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转化为愤怒,最终以暴力方式宣泄出来。
保卢斯认为,一个人在变为凶手前会经历不同阶段,如果周围的人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或对一些苗头性行为或语言提高警惕就能避免暴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