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庸兴

年末岁首,各地、各部门的检查必不可少,上级来检查,固然要做好工作。对于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来讲,接受上级的检查终归是一时的、局部的,更多则是处在不被检查的状况之下。“迎检”是一种被动行为,事实上,工作的成效是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干工作,功夫应下在平时。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履行职责,为百姓服务,不是为了应付检查。

刻意的迎检,实质是“做贼心虚”。而一旦有些检查“酷似”盲人摸象,就会被“虚假繁荣”所蒙蔽,就会让“迎检”达到目的,检查就失去了固有的功能与效用。

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或起到摸清情况的目的,或起到有效监督的效果,或发挥出强大的威慑力量。因此,检查也应进入“新常态”,动真格、查实情,既体现出作风的切实转变,又鞭策着作风永远在建设的路上。新常态的检查是一种“正本”,让检查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

适应检查新常态,迎检必须拿出真功夫,必须彻底改变迎检的方式与方法,放弃“蒙混过关”的念头,舍弃“弄虚作假”的伎俩,不仅要转变迎检的作风,更要转变工作作风。只有持之以恒把各项工作做实,既抓迎检补短板,更抓长远进入新常态,才能“不惧”检查,才能坦荡面对检查,也才能在迎检与接受检查过程中,借助检查找到自己不容易发现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解决与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