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家里侄子3岁,虽不认得几个字,但对大人们教的诗却一字一字背得清楚。我对诗的接触也是从小开始,直到现在兴趣依然不减。每当看到别人写的诗,尽管对到底表达什么可能模糊不解,但还是满腹仰慕之情,感觉能写诗多有“文化味”。最近读了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对诗的爱好又深入一层,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更多一些。

唐代是我国诗歌繁荣昌盛的年代。《唐诗百话》里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以讲诗人讲唐诗。唐诗还可分为绝句、律诗、游仙诗、杂体诗、咏史诗等不同类型。至于唐以前的古诗是什么样的,绝句和律诗有什么不同,不同年代的诗人有什么特点,他们的作品和经历之间有什么联系,施蛰存先生无不用浅显的语言娓娓道来。书中由于引用了其他研究者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不免有文言文原文,而类似的观点也会让人难以区分。但是,作者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帮读者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诗歌,不同境况不同经历的人读来也是完全不同的。作者在书中写道“诗无达诂,个人可以有各人的体会,但是,首先要掌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对诗歌中“以意逆志”的现象,他并不过多地批判或附会。

以《唐诗三百首》收录的白居易的《草》为例,我最早是在小学课本中读到的,以为全文就是“青青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意就是描写小草的。但其实后面还有几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施先生说,《白氏长庆集》里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宋人删去“送别”二字,明人又删去“赋得古原”。作者详细讲解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和关于这首诗的故事,以及诗中公认的好句和不太合适的句法在哪里……不得不说,从对一首首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学识的渊博和做学问的认真,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的又不仅仅是一首首被他拿来或者列举出来的诗。

《唐诗百话》完成于1985年。第一话写于1978年1月4日,最后一话写于1985年6月10日,每一话的结尾都标有时间。看到那些连续的时间,我仿佛看到作者日复一日的伏案而作,或是查资料,或是停笔思索。刚读时作者讲了作诗要遵循的方法。由于理解不透彻,我真不想继续看了。读诗是多么轻松惬意的事,怎么被这平平仄仄弄得糊涂起来。可看到每页后面的时间,我又忍不住继续往下看。哪怕有些不懂,还是努力跟着作者去思索、揣摩、猜测古人选一字一句的用意,对古人字字必究的精神感到不可思议,对用字的精炼表示赞叹。全书最后,作者细讲了一篇《秦妇吟》,这是一篇因种种原因,自宋朝开始已经失传了一千多年的诗歌。由于流传到西域,1900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关于此诗的写本,被外国人伯希和整理后重新寄回中国。全诗重现了唐朝后期人民在战争中的悲惨生活,对当政者的描述也毫不留情,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而知名。因战争而成诗,因战争而埋没,终在和平年代被传播,一首诗的命运与国家的国运在无意中被联系起来,由不得人不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