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活动开展几个月来,全市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和班子成员分别走进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共计338人次,人均3次以上,帮助解决和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179件次。

从“两个拳头”到“四个环境”

提到检察机关,人们总容易把它和反腐查案联系起来,这确实是它的主要职责。查处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检察机关的“两个拳头”。

顺应时代的呼声,全市检察机关在充分发挥惩治贪渎腐败犯罪的同时,主动转变工作思路,努力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产业集聚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政务环境和司法环境。按照“三个积极作为、五个坚决不为”的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在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上积极作为,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上积极作为,在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服务效果上积极作为。以服务为名越权办案或有案不办的做法不为,利用检察权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不为,有碍企业经营和招商引资的手段措施不为,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的事项不为,有违公正廉洁执法的事情不为,努力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帮忙不添乱、服务不代替,实现服务企业发展效果的最大化。

“我们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理应成为助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努力做到:产业区集聚区建设到哪里,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企业落在哪里,司法保障就跟进哪里。”2014年9月,在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动员会上,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郭国谦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市检察机关坚决依法打击影响产业集聚区企业投资经营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刑事犯罪,配合有关部门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妥善处理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引发的涉检信访案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市检察机关严肃查办国家公职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贪污受贿犯罪和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违规行为的监督力度,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

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全市检察机关加强对妨害产业集聚区建设刑事犯罪的立案监督和侦查监督,重点纠正违法立案和滥用强制措施、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等问题。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债务纠纷、公司清算等案件的法律监督,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营造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市检察机关强化对集聚区企业周边环境的治理,重点打击扰乱项目正常推进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危害企业生产经营、损害企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各类犯罪,为企业发展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201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先后查办14起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破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案件,有16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全市检察机关15家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在摸索中延伸,在延伸中摸索,全面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从“工作站”到“帮忙办”

创新是推动工作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只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

如何在产业集聚区设立检察工作站服务企业发展,全市两级检察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显神通、各尽其能。息县检察院抓住最能影响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感情的小事,引导教育检察干警牢固树立“愿意帮忙意识”,将“工作站”办成了“帮忙办”,响亮提出“能办的事办好,能帮的忙帮好”。目前,该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服务站已由最初的2名干警发展到23人,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帮忙办”。2014年12月30日,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领导小组下发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对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属于检察职能的,必须限时办结答复完毕;不属于检察职能的,尽力帮助联系并督促有关部门办理,限时回复,确保实际效果。

“检察机关怎样搞好服务促进企业发展,这是我们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的立足之本,也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4年10月中旬,息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一成立,该院检察长吕钺就对工作站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要求。

“工作目标很明确,就是监督依法办事和预防职务犯罪。”息县检察院负责检察工作站的干警说,“工作站一派驻,企业都来找我们帮忙,如怎样建账、怎样参与环保评估、怎样办理企业不动产抵押等。”

息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成立以来,没有拒绝企业一件事,因为入驻时就定下了调子:延伸检察职能,搭建职能部门和企业联系平台,多跑腿穿针引线,多联系提高效能,能办的事都办好,能帮的忙都帮上。很多企业不是环保评估没做好就是设置不规范。工作站经过调研得知这一情况后,与息县环保局联合举办了“企业环境管理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从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再到设备和产品淘汰制度,为企业员工授课。河南虹珠制衣有限公司经理王金龙感受颇深:“执行环保制度是企业的大事,检察机关牵头举办讲座,使我们了解了生态污染要终身追责,避免了违法犯罪行为。”

为企业办好一件事,帮一个忙,又为经营管理提一个醒,这只是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9月至12月,该市检察机关通过建立“一企一档”,分析梳理企业在征地、环评、融资等方面的需求。

提供法律服务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在为企业发展办好事情的同时,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清扫障碍。

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和羽毛(绒)加工,入驻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1.5万人,其中被列入2014年全市重点攻坚项目的引进企业——寒羽尚羽绒服饰有限公司由光山县检察院检察长付大银负责联系。该公司建设期间,付大银多次协调相关单位,为该公司场房建设,路面硬化,公司设备及时到位等方面提供帮助,使该公司如期建成,并顺利投产。

每年秋冬之际,依托官渡河产业集聚区,光山县数万商户奔赴全国各地从事羽绒服装加工。为切实减少事故发生,光山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决定围绕羽绒主导产业,联合公安、交通、商贸、务工办等部门,举办“羽绒服饰现场加工”涉法问题讲座,为数千农民商户讲解安全生产、合法经营、民商纠纷、合同拟制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法律培训机制。”光山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徐兴誉说,“检察机关考虑较多的是法律的执行,企业和商户考虑较多的是生产效率,我们的培训兼顾到了这两点。”

商城县居民梅道珍原是该县中原制鬃公司的一名工人,于2012年下班途中出车祸受伤,因申请赔偿与公司产生纠纷,他诉至法院。此案经过三次审判,两次仲裁,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拖就是两年多。

商城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得知情况后,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工作人员一方面劝说梅道珍应依法主张自己的诉求,但不能以过激行为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和有关职能部门主动介入,着重向该公司进行普法宣传,着重介绍了2011年实施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引导公司承担自己的责任。2014年10月,该工作站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此事得以圆满解决。

从“三表一卡”到“检察360”

服务无止境,真情赢民心。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能力在探索中不断提升,服务的举措在不断创新,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远远超出了最初的“三表一卡”(基本信息表、需求情况表、情况月报表,服务联系卡)。

在信阳市各产业集聚区,一提起“检察360”,企业界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公安有110,医院有120,检察院有360。企业有难处,只要求助检察360,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固始县隆欣针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进如是说。

隆欣针织有限公司因未在合同履行期内收到供货商金凯针织厂提供的产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周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检察360服务企业热线电话。没想到,固始县检察院立即行动,该院党组成员、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站长吴显强,在无法与金凯针织厂负责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前往金凯针织厂实地调查,发现金凯针织厂已破产倒闭,人去厂空。3天后,吴显强来到隆欣针织有限公司,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向周进反馈,尽管这3万元货款打了水漂,但周进被检察人员真诚上门服务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检察护航企业360”,简称“检察360”,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服务企业发展全方位无遗漏;二是像电脑杀毒软件一样做企业发展的安全卫士。

郭国谦告诉记者:“检察360”就是运用“三贴”工作法服务企业:一是贴近企业,检察院主动上门。二是贴心企业,检察机关给企业做法律体检,查找法律方面的疏漏。检察院用法律的“听诊器”,就企业涉法方面环节、问题开展“望、闻、问、切”活动,以减少服务的盲目性,防止隔靴搔痒。三是贴身企业,组织资深检察官对重点企业“二绑一常驻式服务”,即班子成员和服务企业联络员两人绑定一个企业进行长期帮扶。发现企业难题做到不回避、不上交、不拖沓,落实首问责任制,就地破解消化。

服务企业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帮助企业解决合理诉求,淮滨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建立了两本账:一是企业诉求登记台账,二是企业诉求解决推进台账。这两本账由专人管理、登记,将企业诉求和解决企业诉求情况详细记录。

2014年10月,入驻金牛山物流产业集聚区的金牛家居项目方与周边群众因征地拆迁引发矛盾,浉河区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工作站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干警帮助产业集聚区做好调查了解、稳控化解工作,督促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产业集聚区周边环境的稳定。

据市检察院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汪家阔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实行“检察360”举措以来,先后受理企业诉求137件,办理89件,转办48件,件件有着落,共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670余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策划:吴志军 黄金山 汪家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