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一位哲人说得好:事业,需要有事业心的人来做。

六年时间,信阳市供销社从定规划、打基础,到见成效、上台阶,所发生的嬗变诠释着两个字:责任。

不患无策,只怕无心。“线断、网破、人散”的供销系统,原本失去出成绩的基础、创效益的平台、争亮点的优势。就是这样一个单位,有一个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领导团队,他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夙夜在公的工作姿态,努力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骄人的业绩。这样的责任心,体现的是敬业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市供销社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偏大,但他们心态没有“老化”,丝毫没有“英雄垂暮”、“不问世事”的滑坡思想;相反,他们却有着“壮志不已”的情怀。若不思进取,做个“太平官”,守“摊子”,吃“资产”,拿工资也一样过得去。但是,他们把岗位当作工作旅途的最后一站,敬终如始,顶着指责搞创新,冒着风险抓改革,真心实意为全市供销社系统几万名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这样的责任心,体现的是为民情怀。

有责任就有担当。市供销社抓住发展的机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社及兄弟地市供销社的领导、同事多次来此参观交流,连续六年获得全省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很多单项工作也在全省站头排、扛红旗、拿金牌。面对荣誉,他们更加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拍脑门上项目,不脱离实际定指标,不好高骛远搞建设,而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艰苦奋斗,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人民检验的业绩。这样的责任心,体现的是执政之德。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党的事业基于各行各业。市供销社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做到在岗尽责,积极作为,不断创造新业绩,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相关报道请见本报今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