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1934年11月,吴先恩任红四方面军总兵站部部长。红四方面军长征到川西北,那里地广人稀,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吴先恩和张琴秋、王维舟组成代表团,按照藏族的习俗跪拜活佛,进喇嘛寺谈判,宣传我党的政策,为部队筹集到牦牛1000头、羊3万只、青稞5万斤、布500匹、酥油20万斤、面和炒面共46万斤。

1936年10月,吴先恩任红9军供给部部长,随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转战河西走廊。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只身辗转108天到延安。

1938年3月,经朱德介绍,吴先恩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二队学习。后留校任大队队务主任、第二分校供给部主任。1941年2月起,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军区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等职。期间,协调各军分区和边区政府组织军民采取各种巧妙办法坚壁清野,加强急需物品外流的管控和非必须品的流入,调节和控制边区集市,想方设法疏通部队供应渠道,有力地保障了边区军民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吴先恩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等职。参与组织领导易(县)满(城)、保(南)、青(县)沧(县)、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1949年5月,任湖北省军区后勤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吴先恩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财委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赴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组织后勤部队突击抢运弹药、食品等物资,对保障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1955年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军区顾问组组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3年困难时期,吴先恩任北京军区后勤部长,掌握着物资分配调度大权。但他家也和普通百姓家一样,一切凭票供给。由于营养不良,他的女儿全身浮肿。

1962年,吴先恩的儿子吴铁壁高中毕业,又遇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在上大学和祖国需要的选择中,报名入伍。吴先恩积极支持儿子:“当兵就要当好兵。一是当步兵,二是上前线。”他把儿子调到准备参战的部队。

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这时,吴先恩在外地,不在北京。当他得知家里的烟囱被震倒后,就问:“向哪边倒的,伤着、吓着邻居没有?”得知是向院内倒时,还一再叮嘱他的儿子一定要去看看邻居。房子被震坏了,需要翻修房子。吴先恩对房子图纸和预算一项项审查,降低规格,节省经费。

1986年9月,吴先恩病危。他对儿子和医生说:“我的病可能治不好了。我死后,遗体解剖,把病搞明白,为救治更多的人积累经验。”他还嘱咐子女:丧事从简,能为国家省一点是一点;不准干涉组织对他的评价;不能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叶落归根,将骨灰洒在大别山。

1987年3月15日,吴先恩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不顾病痛的折磨,以超人的毅力,用了近两个小时亲笔写下了遗书——《向党告别》:

亲爱的党,我是您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并把我引进了革命队伍的。60多年来,在毛主席、在党的领导教育下,锻炼成为一个革命战士。但我对革命工作没有做出成绩,辜负了党的教育,在我将要离开党的时候,我衷心希望中央更加紧密的团结,率领全党全民向资产阶级自由化作斗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四个现代化更快的发展……

我在北京军区党委领导下,做了多年后勤工作,但也没做出成绩,对不起党委,对不起同志们……

在我将要离开党的时候,是多么想念党,想念我的战友啊!

1987年11月1日,吴先恩在北京逝世。

(整理人:孙 伟 董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