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
日前,记者跟随信阳日报社“走进浉河”采访组,探寻浉河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一路走来,从好奇到感慨,记者不禁为浉河区的一些做法叫好。
青砖墙,石板路,小桥流水潺潺。穿过信阳书画院牌坊似的大门,记者一行似乎走进了一座别具一格的园林。园中有景,景中有画,是人工雕琢,却又匠心独运。“这座墙的瓦片,我们使用的都是原来房子换下来的旧瓦片。”在园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似乎连园中那“三不”石猴,都包含着文人特有的细腻。园里竖起了一个大大的宣传牌,红色背景上的文字介绍着一位即将在这里做画展的息县画家夏映志,展出的一幅幅精美画作让人流连忘返。书画院院长江先生说,这个画展只是一年中数不清的展览中的一次。书画院既是展示信阳文化的窗口,又是信阳本地文化界人士、全国知名书画家相互交流的平台。园里优美静谧的环境,恰是一方凡尘中安放心灵的净土。
与信阳书画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坐落于金牛文化园的何家安美术馆。不同的是,这个美术馆常年展出画家何家安的个人作品,供市民和游客免费参观。何先生是罗山人,他的画作以大别山自然风光为主题,用笔墨表达着对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的热爱。馆内二楼设有创作室,厚重的墨香盈满整间屋子,走进这里的人无不对那些认真的创作者心生敬意。
这,只是浉河区文化产业的一角。浉河区还有信阳美术馆、大别山书画院、信阳市政协书画院、中国书法考级基地、国家画院写生基地、中国艺术家学术交流基地,举办了河南省第七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全国书画名家精品展、中国山水画家邀请巡回展、中青年艺术家书画联展等多次活动,极大地加强了信阳本地文化与外界的交流,更是带动了与此相关的瓷器、书画、玉石、古玩等艺术品的交易,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如果这些听起来专业气息太浓厚,那么,浉河区还有一些更加亲民的文化发展措施。比如,金牛文化产业园就是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文化体验产业园。
在农村,从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到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送文艺、送歌舞、送戏曲”下乡;在城区,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中心,不断支持培养业余文艺团体。作为信阳毛尖主产区,浉河区的茶文化更是独树一帜。全区建成了茶文化主题公园25个,茶艺馆、茶楼发展迅速……巨大的投入带来的是市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文化润物细无声来滋养,让人们不断提升生活层次,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以追求更富足、更有品位的生活。
文化似乎是缥缈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是可见的。半天的采访,只是管中窥豹。记者相信,浉河区要做好大美浉河这个课题,发展文化产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浉河区未来将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