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 强)近日,笔者来到息县彭店乡七里湾村,该乡息州梨园情曲豫剧团的演员正在演唱民间小调子《报母恩》,台下不时传来群众的叫好声和鼓掌声。

这个名为息州梨园情的曲豫剧团是由该村退休老支书陈学治老人一手创办。老人今年已经73岁了,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退休后仍想发挥余热。鉴于该村偏僻落后,群众文化资源匮乏,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创办了该县第一家农民剧团,招募演员30多名,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农村挖掘的戏曲爱好者和文化能人,对地方戏种唱腔的把握非常到位。陈学治的剧团以弘扬中华美德文化为宗旨,经过不断锤炼,目前有大型古装戏刘公案、打金枝、铡美案、穆桂英挂帅,民间小调儿子报母恩、媳妇走娘家、折子戏、二人转等一些成熟的戏曲节目。

息县是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县,文化艺术土壤深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大发展,该县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与繁荣群众文化相结合,大力引导并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经常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各民间艺术团体开展培训指导,形成“专业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群众带群众”的良好帮带局面,城乡群众的参与意识空前高涨,呈现出“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景象。

该县还有息县豫剧团、红梅艺术团、“夕阳红”舞蹈艺术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团体,艺术骨干有100多人。他们长年活跃在息县城乡,用歌声、舞姿展示家乡变化,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以来,该县各民间艺术团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300余场,尤其是把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边的好人好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传递给基层群众,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道德素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