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恒)潢川县教体局坚持管控疏导并重,优化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科学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千方百计扩大城区学位,实施“强校+弱校”联盟模式,目前,该县城区义务教育发展渐趋均衡,城区学校大班额得到有效遏制。

摸清学校底子,科学制订年度招生计划。县教体局按照国家有关办学规定,确定学校学位总量。然后依据潢川县城区学校划片招生方案确定的范围,由学校根据学生及其父母的户籍、房产证和实际居住地等情况,对本片区范围内的新生学额进行摸底后,按照均衡教育发展中的九室(初中)、六室(小学)标准配备后,上报招生计划。

规范招生行为,强化学籍管理。为规范各学校招生行为,县教体局与县监察局联合出台了《潢川县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招生及治理择校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入学条件,采取三级审核和三级公示,做到阳光招生。同时,加强学生电子学籍管理。2014年秋季城区中小学招生总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485人,绝大部分学校起始年级班额被控制在70人以下,初步遏制了大班额。

统筹优化资源,深挖内潜增加城区学校学位。近两年县教体局采取新建、迁建、扩建等方式,通过资源统筹整合,不断增加城区学位。去年以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扩容班级75个。

创新办学模式,盘活闲弱教育资源。实施“强校+弱校”模式,统一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捆绑考核,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强带弱,盘活弱校教育资源。县二中与县五中联合,五中变成二中春申校区,两年累计新增学生1000余名。县五小利用品牌优势启用原爱国小学,新办县五小分校,招收学生76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