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人云

据《大河报》,11月7日下午3点左右,郑州公交司机刘师傅驾驶100路公交车向紫荆山方向行驶,途经南阳路海棠寺站时,一名年轻女子投完钱后便要带小狗上车,遭到车长拒绝后拒不下车。双方僵持不下,致使公交车停车近10分钟。最后,车长自掏1元钱,才将女子劝下车。

众所周知,带小狗等宠物上车会给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司机拒绝乘客带小狗上车也是出于乘客安全考虑,其依据的是《郑州市城市公交车辆乘坐规则》中“禁止携带犬只((盲人携带导盲犬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等动物活体、腐烂变质、易污染的物品乘车”的规定,所以,郑州这位公交司机的做法师出有名。

养犬问题,表面看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当有人把狗带进饭店,带到公共场所,当狗狂吠扰民、伤人染病的时候,就会干扰别人的正常生活,引发人们的不满、指责甚或纠纷。更何况,宠物毕竟不是人,有自己的天性,平时再听话的宠物都有可能因为一些意外刺激作出强烈反应,在公交车内空间狭小封闭,更容易对乘客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养犬人的自觉自律特别重要。正像有关人士提出的,要根治狗患,首先是养犬者要提高文明意识。比如,养犬人携犬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养犬登记证,主动使用束犬链(绳)牵领,主动为犬只配戴嘴套,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同时,还要随身携带清洁工具,及时清除犬排泄的粪便,等等。

但是,文明养犬不能只靠公民自觉,也不能只靠司机的提醒,有关部门更要积极作为,既保障养犬人的养犬权利,又保证不养犬人的权利不受任何侵扰。如果畜牧部门能加强养犬法规和文明养犬知识教育,按规定及时为所养犬登记、防疫;城市社区能够多开展一些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制定《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并与养犬户签订文明养犬承诺;公安部门能依法整治违规养犬行为;公交公司能在公交车站或车身显著位置做个提醒标志,从而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文明养犬的相关规定,也许就能有效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养犬小事,乃民生大事。希望每个养犬人都能从这些“小事”做起,让文明养犬、规范养犬成为每个养犬人的自觉。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想些办法,加强教育、监督和管理,对携犬进入禁犬区域和公共场所,以及违反免疫和清除犬粪规定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才能让不守规则的行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