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恒建)为确保作风整治常态化,连日来,罗山县成立2个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选时、随机选点的方式对全县19个乡镇、75个县直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现场督查,再次掀起作风建设热潮。
该县把经常性检查监督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抽查监督结合起来,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作风问题,“严”字当头,实施高密度督查、高频度通报和高强度问责,确保整治效果。
严管“特定时段”。针对节假日期间可能存在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收送礼品等问题,该县以“清岗”查工作纪律、“清赌”查带彩娱乐、“清单”查公务接待、“清游”查公款旅游、“清费”查经费开支、“清礼”查大操大办、“清车”查公务用车为抓手,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酒店、景点和农家乐开展拉网式、全覆盖的明察暗访,严防“节日病”发生。同时,针对“上学放学”特定时段公车私用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问题,掐准时间到各学校门口,对公车私用情况进行暗访,一旦发现严厉查处。
严查“在岗时间”。该县查上班时间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对县直部门、乡镇和办事窗口进行暗访;查上班时间有无休闲活动,对县城内的会所、茶楼、棋牌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暗访,重点检查上班时间有无公务人员参与赌博、打牌等活动。
严防“岗外时间”。针对乡镇干部中存在的“上午晃一下,下午不见人”的“走读”现象和以进城从事公务活动为名,延长滞留时间,脱离工作岗位等身在基层却不接地气的情况,该县开展明察暗访和调查核实。通过坚决查处督查中发现的各项作风问题,强化刚性问责机制,剑指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等沉疴陋习,用制度、机制架起纪律“高压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明察暗访64次,印发通报19期,77名人员被查处,5个单位窗口因不能一周办结被责令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