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构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进一步加深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了解,积极回应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关心,从今天开始,市科技局在本报开办“科技创新 驱动发展”知识系列问答专栏,敬请关注。
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节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结合信阳实际,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涉及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机制、打造创新平台、实施科技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人才引育、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不断推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问:科技创新工作有哪些特点?
答: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科技创新效率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的综合反映,是指一定时期内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比,以及一定时期内一定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对经济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作用。
问: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答:一是以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科技投入翻番为标志,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二是以成功创建首个省级高新区和两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标志,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不断升级。三是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量倍增为标志,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四是以连续三年成功争取3个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为标志,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五是以建立4个院士工作站为标志,研发平台不断丰富。六是以组建首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为标志,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七是以成立两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为标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八是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长为标志,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市科技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