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推动发展。正因为如此,市委书记郭瑞民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这就需要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敢于担责,积极作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以作风建设常态化提高工作水平,为信阳加快发展不断创造新优势。

客观地说,我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党员干部的作风普遍有所好转。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如果活动一结束就曲终人散,如果出现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变了脸”,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人管等“四风”反弹现象,就会反映出只能做到“一时严”,不能做到“一直严”的症结。因此,需要我们在抓常、抓细、抓长上狠下功夫,始终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不走样,才能达到长效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因此,虽然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但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群众路线教育要持久化、宗旨意识教育要持久化、标杆教育要持久化。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定期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各种好的制度,让好的制度纵到底、横到边,在作风建设常态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坚持作风建设常态化,要对“四风”问题扭住不放,真正把作风建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使党内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和文风全面严起来;同时,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完善与改进,切实加强治本工作,促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不想沾歪风邪气,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民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实现根本性好转。

事实证明,从严治党为党内其他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当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保持正风肃纪常态化。因此,我们要继续抓好各项任务的整改落实,无论是班子还是个人,“四风”问题的整改,都必须一抓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见成效决不放松。要持续开展专项整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认真查处“庸懒散软拖”、为官不为、乱作为和变相收受礼金礼品、沉迷酒局牌局、公车私用等问题,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那些越“底线”、踩“雷区”的,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风清气正,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氛围,为信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