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明

胜利南路位于信阳市老城区南部,其中与建设路交叉口的地方为古代信阳城墙的南门,我们现在称之为小南门的地方在古代就是信阳的南关。1916年的胜利南路只是武庙街、四级牌坊街、大十字街、南大街等几条狭小的胡同,到1945年遂将这些小胡同合并而成,并为纪念同年的抗日战争胜利而正式定名为胜利路,一直沿用至今。

提起这条路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当说起小南门烧烤没有人会对它不熟知的,小南门烧烤夜市是信阳地区最早火起来的食街,也是都市青年深夜饕餮的地方。

胜利南路清末时期为信阳的武庙、城隍庙、南关教堂所在地。赶上庙会时便是商贾云聚、人流密集,在迎神纳福之际也免不了祭下“五脏”庙。庙会上的各种小吃最为著名,讲究的是五味杂陈,南北融合,这也是现如今小南门小吃的前身。城隍庙中的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代神话相传是城池的保护神,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以保谷丰民足。

中国城隍庙最早见于记载的为吴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信阳城隍庙至少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慕容俨镇守郢城(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派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北齐书·慕容俨传》),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信阳城隍庙于民国时期焚于战火,但是它热闹的程度和传承的文化却没有消失,依然活跃在如今信阳人的生活中。

古代每个州县都有文庙、武庙,文庙显然是祭祀孔子的,而武庙开始时是祭祀姜太公的,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雍正八年,追封关羽为武圣,以关羽为主祀的武庙(关帝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合称文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信阳武庙毁于清末捻军的战火,但是信阳地区却流传着很多关羽的遗迹,比如拖刀坎、洗脸盆等。

深夜,高吆低喝、悠扬婉转的叫卖声和餐具的碰击声,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除了烧烤,夜市小吃的品种繁多,味道各异,清真风味和地方特色融合,有牛杂汤、羊油炒饭、羊蝎子、牛肉拉面等清真风味,也有老信阳人喜欢的烤鲫鱼、豆腐串、麻辣烫、石凉粉等。

回首昔日的胜利路,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着这座城市沧海桑田的发展历程。如今,它依然是信阳人津津乐道、大饱口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