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骆继超)今年以来,光山县以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把脉”问诊”找短板。该县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村党组织逐一进行摸底排查,找准问题症结,聚焦困难原因,从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配齐配强、党员队伍盘活、民主管理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确定了35个软弱涣散村,建立软弱涣散村管理台账,逐个对软弱涣散村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登记备案。

分类“开方”定对策。针对问诊情况,分类开“处方”。该县按照“一好双强”的要求,选好配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增强班子履职整体能力。积极推行包村联户工作制度,提高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和水平。将信访维稳、矛盾化解帮助兴业致富等工作纳入村干部包组连片工作,明确责任时限和责任人。

多方”联动”聚合力。该县县委指派35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一个软弱涣散村,全程开展帮扶整顿工作。乡镇(街区)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集中整顿领导小组,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乡镇(街区)党(工)委副书记是具体责任人,明确整顿软弱涣散村的责任主体是乡镇党委。从全县抽调105名人员,组建了35个驻村工作队,由联系软弱涣散村的县直单位熟悉农村工作的科级干部任工作队长,相关乡镇联系村的副职及抽调的县直单位、局委同志任队员,目前已全部入村开展软弱涣散村集中整顿工作。

据统计,该县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已健全软弱涣散村班子13个,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7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