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关心亮)今年以来,市工商局按照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关于工商登记制度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方略,积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深化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条件,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切实加快职能转变,有效服务市场主体,为促进经济转型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成效明显。自3月1日开始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该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全市社会投资热情和创业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健康发展。从3月1日至10月15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4189户,同比增长46.74%;新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25021户,同比增长83.54%;新登记市场主体认缴注册资本185.1亿元,同比增长105.20%。企业增资也更加趋向理性。截至10月15日,全市新登记注册资本1元至3万元之间的企业312户,3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企业1117户,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企业1445户,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395户,1亿元以上企业14户,亿元以下企业占新登记法人企业数的99.57%。总的来到看,社会投资趋势理性。

推进各项制度改革落实到位。按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该局先后出台了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支持工业企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商标战略等服务措施,从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将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制度等方面,将各项制度改革落实到位。全面推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先证后照”逐步改为“先照后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同时,积极实施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自3月1日全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后,按照规范和标准,及时公示了全市14.6万户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备案、工商行政处罚等信息,在市场主体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交易安全更有保障的同时,逐步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机制,促进企业诚信建设。

推进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到位。自今年一系列工商制度改革实施以来,该局就及时建立了市局、县(分)局两级领导小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突出保障,全面贯彻落实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和要求。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广泛开辟专栏、印发宣传页、召开新闻通气会,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积极深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宣讲和解读,及时向市场主体发布公告,把改革政策宣讲到位。严格落实登记制度改革内容,围绕“零障碍、零成本、零等待”,积极开展“三零”服务,让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将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