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 旭 高晶晶

见习记者 李亚云

江道霞: 五保老人的“好闺女”

走进罗山县楠杆镇中心光荣敬老院,花木果树郁郁葱葱,一排排房屋掩映其中,平整的菜地里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院内,老人们三五成群,聊天散步,满脸堆笑。“我们能这样的好生活,多亏了我们有个好闺女!”老人们口中的“好闺女”,就是光荣敬老院院长江道霞。

磨破双手 改善老人居住条件

江道霞在楠杆镇民政所工作已有25年。2005年,热心肠的她兼任了敬老院院长的职务,这一任就是7年。初到敬老院,几间破旧的房屋和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让江道霞十分心酸,但她并没有退缩。为老人盛饭端水,梳头洗衣,拉家常暖心,江道霞很快进入了角色。

江道霞担任敬老院院长的第一年,为改善居住条件,扩大入住规模,敬老院在废弃的校舍上进行了重建。为节省开支,江道霞起早贪黑,参与建设敬老院的工作,纤瘦的她干起活来毫不示弱。废弃的操场经过反复的踩踏早已经变得坚硬无比,江道霞和同事们硬是一铁锹一铁锹地将坚硬的操场挖成了菜地。“手上刚开始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就磨成了老茧!”

江道霞的努力没有白费,短短4个月的时间,敬老院就建成住房24间,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五保老人的入住规模增加了40%。“看着老人们住进新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江道霞说。

以院为家 确保老人安享晚年

2007年,在省军休干部的帮助下,楠杆镇新建了中心光荣敬老院,江道霞肩上的担子又重了。院内的89位五保老人时刻牵动着江道霞的心。老人们的情况可谓是参差不齐,有智力低下、聋哑、双目失明、肢体残疾等情况的老人比比皆是。因护理员人数不多,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处理突发状况,江道霞搬进了敬老院与老人们同住。

“前天夜里,王大爷心脏病犯了,还好及时将他送进了医院。”江道霞说,“老人年纪大了,身边离不了人。”为了让突发状况得到及时处理,敬老院内的每个房间都配了呼叫器。

结合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江道霞将老人们分成了六个小组:生产组、卫生组、饲养组、安全防范组、炊事组和文化娱乐组。合理细致的分工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乐”。另外,她还组织设立了医疗室、娱乐室、思想交流室等五个功能室,确保老人身心健康,并制定了五项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让敬老院走上了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现在的敬老院,俨然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大家庭。

“有闺女在,还想再多活几十年”

提起江道霞,院内的五保老人满心感激。“江道霞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有她在,我真想再多活几十年!”80多岁的五保老人罗积顺说。“江院长对老人体贴入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前来调研我市养老工作的彩虹社会工作者田芳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