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涂其鑫)近年来,浉河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更新理念,大胆创新,以全域景区化的新理念,建设景点化的新标准,美丽乡村全覆盖的新要求,村美民富的新目标,全力打造开放式大景区,为大美浉河建设注入了新内涵。

科学规划,突出产业。该区通过建设环湖86公里中国最美茶乡观光带、沿107豫风楚韵观光带和沿淮高效农业观光带三条廊道,覆盖全区涉农乡镇办,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注重保护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内涵,真正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点”就是建好游客服务中心、客运招呼站、民居改造、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示范村等;“面”就是在农村全面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该区已按照豫南茶乡传统民居特色完成17户民居改造;为方便游客及群众出行,建成环湖路客运招呼站18个;拟在环湖路建设4个游客服务中心,其中董家河睡仙桥游客服务中心正在施工,浉河港郝家冲、谭家河凌岗、十三里桥生命阳光城三个游客服务中心正在规划设计。

整治环境,改善人居。该区制定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案,并于6月份在全区农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着力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坑塘沟渠污染、整治村容村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各乡镇目标考核,探索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本报讯(韩 勇)今年以来,罗山县通过“借、聚、激”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该县积极引进培育经营主体和金融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开发提升产业档次,重点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农业、财政、扶贫开发等部门,编制申报9个项目,已争取资金262万元,引进企业3家,投资金额3亿元以上。

聚内力强化涉农资金整合。该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亿多元,建设水利、高标准良田等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激活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该县全力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统筹解决林木管护、病虫防治、森林防火等问题,促进林农增收。

目前,该县已培育7个农业产业集群、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8家,累计流转土地151.4万亩,建成千亩种植养殖基地205个,万亩种植基地6个,引导基地申报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个、无公害农产品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