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在灿烂的共和国税苑中,她像小草一样平凡,34年不改初衷,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在税收岗位上,她都始终用精湛的技艺、真诚的服务和辛勤的付出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她——就是淮滨县国税部门的一名普通女干部宋勤。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宋勤硬是在匆匆而过的青春岁月里刻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2002年3月被市局授予“CTAIS先进个人”;多次在全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评选活动中当选“服务之星”;多次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选为“优秀公务员”;2014年6月被县委、组织部授予“创先争优党员之星”称号;多次收到纳税人的表扬信和锦旗,被当面夸奖的更是不计其数,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岁月。

爱钻研——勤勉做好“小事情”

1980年10月,17岁的宋勤走出校门踏上了税收工作岗位,被分配在县城关税务所,开始了她的税收生涯。

每天,她和男同志一样五六点上班征收屠宰税,为每头羊征收2角钱的税款奔走于大街小巷。对此,宋勤从不怨天尤人、满腹牢骚,而是默默揣起自己的小本子,跟在老同志后面,观察经营情况,搜集涉税信息,并不时记下每一个细节。老同事都说:“宋勤这人就是特别认真,爱学习,爱钻研,干什么事儿都能钻进去。”

虽然多年受到父亲这个老税务的耳濡目染,但对税收的认识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啃书本学来的东西,结合实际工作慢慢消化,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她逐步变成了税收工作的行家里手。

凭着她对税收工作热情,1994年9月担任了县直属分局税收会计工作,这又是对她的一个挑战。当时的她根本不懂“借”与“贷”和计算机技术,一切就从零开始学起,对看不懂的会计知识,就向别人请教;为掌握计算机技术,她就从打字学起,用笔、用心记住每一个操作程序,一遍一遍的练习,一次一次的实践。同时,只要有机会,她就积极申请参加各类培训班,接受正规学习。由于努力,她已成为本局税收会计及计算机业务骨干,能够在“借”与“贷”的空间里自由遨游,能够在快速的敲打键盘声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勇担当——工作永远“第一位”

2001年8月,宋勤调到张庄所工作,不仅负责全所161户纳税人的申报工作,而且还兼任单位主管会计。到了新岗位以后,宋勤就发现所里的征管资料和TIMIS数据都不完善,对即将上线CTAIS整体工作将造成影响,于是她加班加点收集资料,她一方面认真细致地准备各项静态和动态数据;另一方面利用中午与夜晚休息时间,积极钻研CTAIS操作技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CTAIS软件操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成为县局CTAIS组的成员。

为确保CTAIS系统在2002年1月1正式上线运行成功层层签订了责任书,然而就在2001年12月30日上午,张庄所的网络路由器突然无法运行,就连县局的技术人员也为难了。是她,向领导汇报后,马上从张庄所取回故障路由器,又从县城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市局,与市局技术人员一道连夜加班加点进行调修,终于在12月31日下午4点钟前把路由器送回张庄所,从而保证了CTAIS系统准时上线运行。

2002年第一天的早上八点多钟,宋勤在CTAIS系统下顺利地开出了全市国税系统的第一张税票,县局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在全系统传送、报喜。

在庆祝CTAIS系统成功上线运行的同时,仔细一想,当时淮滨到信阳之间正在修路,去一趟信阳光是坐公共汽车就得7到8个小时的时间,这一来一回再加上连夜调修机器,宋勤根本没有太多时间休息。就这样,她顾不上休息及时回到岗位上开展工作,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敬业精神啊!

重服务——真诚换来“赤情心”

2002年2月,宋勤调入了县局办税服务大厅工作。一到新的岗位,她就感受到一种与基层税务所截然不同的氛围。宋勤明白,办税服务大厅是国税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的窗口,于是她在努力学习大厅业务的同时,坚持耐心细致地为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实时、准确、清楚地解释相关政策,遇有纳税人急需办理纳税事宜的情况,宋勤都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打破常规及时处理,搞好延伸服务,为纳税人排忧解难。

2010年9月25日,淮滨县电业局急需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此项业务是由宋勤负责办理,所以在没有看到她的情况下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而此时,宋勤正请假在家为刚刚去世两天的父亲办理后事,接到电话后,集伤痛和疲惫于一身的她毫不犹豫地脱去孝服,冒雨赶到单位,及时为纳税人办理了相关业务。淮滨县电业局的同志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深受感动,特地给县局发来感谢信,对宋勤同志这种“急纳税人所急,想纳税人所想”,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崇高精神进行了大力颂扬。

勤奉献——甘守敬业“大境界”

在和宋勤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听她说一句话:“干活累不死。”她明白父亲给自己取一个“勤”字为名所寄托的殷切希望,也从来都把以“勤”待事当作自己的处世准则。

2013年尤其是在“营改增”工作期间,宋勤和办税服务厅的其他同志一起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休息,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营改增”工作万无一失。

“营改增”工作实施后,由于纳税人发票使用量猛增,为不耽误纳税人用票,宋勤经常要去市局领票、出票。一件件的发票从市局票库搬到车上,又从车上搬到县局票库,她总是笑呵呵地搬上搬下,从不叫苦喊累。谁能想到她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和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双手指节已经变形弯曲了。可她为了不影响工作,始终没有住院治疗过。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3年8月1日,又是宋勤开出了全市国税系统第一张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今年3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在办税服务厅全面启动,宋勤作为办税服务厅“大姐大”,成为落实“九统一、一推行”的典范。5月份的一天下午,为清缴县烟草局多年的废旧票据,宋勤主动到企业连续工作到深夜十点多,加之烟草局工作人员感谢她多年来对企业的支持,请她吃饭,被她婉言谢绝。

类似于这样牺牲个人时间,倾心为纳税人办事的情况,在宋勤身上发生过很多次。为此,系统内全体干部职工以宋勤为榜样,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大爱——事业家庭“双丰收”

不仅在工作中“勤”,在生活中宋勤也处处把“勤”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她父亲是国税系统的离休干部,因为患有肺气肿,每到冬季都需住院治疗。2008年的冬天,她母亲也因去医院送饭的路上滑倒摔断了腿,双双住院需要照顾。整个冬天里,同事们看到她每天上下班来去匆匆,犹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般每天往来于单位、医院、自己家和父母家之间,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奋和坚韧,宋勤在父母亲患病期间没有请过一天假。特别是她的父亲,作为一名46年参加革命的老一辈税务工作者,在长达8年的患病时间里,从来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

时至今日,每当宋勤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而是感激家里有一个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好爱人,其实他的工作也很忙,煤炭稽查,起早贪黑,但为了妻子,勇于承担起操持家务的责任,他是大家公认的“好丈夫”。还有懂事的儿子也时常担起家庭的责任,谈论起家庭宋勤就露出幸福的笑脸——这就是爱。

宋勤就是一位让领导信任、同志赞誉,在自己岗位善于“满足”的人,她用“回报”对人做事,用“行动”力求欣慰,每天给自己一份小小的“安逸”。

而今已经52岁的她,一直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税收工作之中,把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每一位服务对象。每当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工作热情,她就会笑着说:“因为我能在国税工作,我很知足,很快乐。”这朴实的话语,是她内心真实的写照,她用知行镌刻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轨迹,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国税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