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城乡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认清形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美丽宜居信阳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既有建筑中近84%属于高能耗建筑,且比例仍将继续增长,在城市的碳排放中,近一半是来自于建筑本身。绿色建筑由节能建筑发展演变而来,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统领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的全过程。作为适应未来宜居需要的建筑发展方向,绿色建筑除严格执行现有甚至更高建筑节能标准外,还注重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及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实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精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信阳的主要抓手和重要举措。

二、明确任务,努力把握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要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从政策、市场、技术等方面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城乡建设规模、建筑总量及建筑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积极推动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低碳方向发展,是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

三、狠抓落实,努力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我市绿色建筑发展与绝大多数地市一样,都处于发展初期,社会对绿色建筑内涵与要求缺乏正确认识,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科技支撑不足,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扩大宣传,提高绿色建筑社会认知度。将绿色建筑基本常识及国家、省市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作为宣传重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知识培训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为发展绿色建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加大投入,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在国家及省发展绿色建筑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细化我市推广绿色建筑扶持政策及具体措施;积极与省住建厅及市财政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大资金投入,对获得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项目、一星级绿色建筑达到一定规模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具备一定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除按相关规定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外,还将参照我省部分兄弟地市做法,利用墙改专项基金用于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与推广,充分发挥各项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

三是循序渐进,加快绿色建筑推广步伐。按照市政府印发的《信阳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在绿色建筑前期推广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强制与商业性自愿的原则,将部分实施条件较好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及保障性住房建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正商·红河谷”绿色建筑建设、申报成功经验,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施工,逐步将绿色建筑推广由单体示范向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过渡。

四是突出重点,促进绿色建筑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以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为代表的相关建筑节能专项工作,重点支持我市部分有一定实力的建筑节能企业及设计、施工单位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攻关,大力推广符合我市实际且投入低、见效快、易普及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以工程应用带动保温建材、节能环保等行业实现技术创新,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经济适用和安全可靠的科技支撑。

五是积极引导,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绿色建筑发展需求,努力引导与建筑领域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依托我市丰富的珍珠岩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珍珠岩类绿色保温建材, 不断提高此类建材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认真抓好珍珠岩保温板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为相关产品推广提供技术支持,主动协助上天梯产业集聚区加快珍珠岩保温材料部分《规程》、《图集》及《技术标准》的编制,不断完善珍珠岩绿色建材技术体系;切实推动包括建筑拆除管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及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等在内的节能服务及咨询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打造一批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重点支持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绿色建筑产业“区中园”项目,通过绿色建筑推广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继而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是强化监管,推动绿色建筑规范化发展。立足职能,切实履行绿色建筑监管职责,严格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审查,不断强化施工、运行及项目申报阶段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监管,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备案证书并强制进行整改。主动会同发改、城乡规划部门,严把项目立项及规划阶段前置审查关。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体系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工程准入。

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我们应紧紧抓住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机,扎实深入开展各项工作,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住上“节能舒适低碳房”,促进城乡建设工作走上绿色减排的发展轨道,努力在保障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信阳、美丽信阳、宜居信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