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纵观中国经济新区的发展史可以得知,每一个经济新区的形成都是以中心城市为引擎、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而在支撑经济新区形成的众多因素中,物流成为了核心要素。
物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大概念是模糊的、笼统的。其实,物流无处不在,它时刻就在我们的身边。
物流是你网购了以后,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快递员送货上门的便利;物流是你到一个超市,就能买到全国各地成百上千种商品;物流更是一个企业竞争市场的制胜砝码,有了物流,数十吨、甚至数百吨货物的集散、运输就变得有序,“一切尽在掌握”……
中国早期的“物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目前,我国对“物流”的定义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众所周知,在同等条件下,资本总是愿意流向物流业发达的地区,这是资本的逐利性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放眼全国物流行业,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
义乌小商品市场,兴旺的背后是浙江陆空物流;香港自由贸易区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自由经济区之一,离不开港口海运;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每年300多亿元的成交额,更多的功劳则归于成都火车北站;郑州航空港区之所以成为资本竞相争夺的中原最热价值高地,当然不能不提到其良好的枢纽作用……每一个鲜活的例子,无一不证明着一个城市的物流园区对城市综合实力、竞争力的体现,以及对城市经济强有力的拉动和辐射效应。发展物流业大有可为。
中国的物流市场历经20余年的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初具一定的规模,在优化生产力布局,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增强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不过,令我们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中国物流发展时间较晚,虽然目前整个行业的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在发达国家,物流业则起到了带动并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如何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成了我国发展物流业永恒的主题。
思则生变。2004年,我国9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6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更是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眼下,物流业作为在创新中成长起来的产业,正伴随着信阳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扬帆起航”。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已从产业的末端走向产业的前端,由配角转向了主角。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显现。现代物流是个大产业,涉及面广,要想全面发展绝非易事。打造一个全产业链也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像我们信阳这样具有交通枢纽优势,但经济欠发达、物流基础较弱的地区,一方面应充分发掘当地优势,放大优势,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选择某一品类或某一物品作为主攻方向,以重点项目带动,提高组织化和精细化运作能力,在专和精上做文章,反而容易取得突破,做出影响力。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融入商务部提出的“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的战略,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发展方向,以大别山农产品物流中心为重点,着力打造跨区域性龙头企业,加快将金牛物流集聚区建设成为“南菜北运、西果东送”工程的重要中心枢纽。
确定主攻方向,借势集聚发展。信阳现代物流业实现全面崛起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发展的步伐已显现出稳健的态势,崛起之时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