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浉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茶产业富民”作为第一产业来抓,推动全区茶产业快速成长,茶叶品质持续提升,广大群众持续受益,茶乡知名度持续攀高。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浉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60万亩,可采摘面积50万亩,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4万吨,涉茶产值56亿元。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信阳毛尖集团),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浉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红、信阳观音等新茶类和蜂蜜凉茶、茶胶囊、茶微粉、茶含片等茶产品。茶旅游、农家乐正成为茶乡的一大休闲体验特色。

集群发展加快步伐。该区编制了《信阳市浉河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明确了茶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任务、途径和措施保障。着力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向集团化发展,使之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头羊”。集群内的信阳毛尖集团龙潭茶基地生态观光园项目,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三园”建设项目、海军医学研究所孵化基地项目、信阳国际茶城、信阳云龙包装产业园等大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总量达50亿元。

品牌建设成效突出。全区茶叶企业、合作社已注册商标67个,知名茶叶品牌15个,其中“龙潭”、“文新”为中国驰名商标,“五云山”、“广义”、“浉河”、“傲胜”、“贤峰”、“南湾湖”为省著名商标。2014年信阳毛尖区域品牌价值上升到51.12亿元。

技术研发取得突破。2010年,浉河区在全省率先成功研制“信阳红”并推广生产,结束了长江以北不产红茶的历史,为该区茶农带来了亩均增收2000元的显著效益。“信阳红”创制加工工艺荣获省科技创新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茶叶外销取得初步成效。浉河区积极服务茶企,协助企业做好红茶外销工作。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九拓”牌信阳红茶经由深圳口岸运往香港。同时大力开拓市场,已经与香港世达通国际实业有限公司签订50吨茶叶销售订单,并与非洲签订了30吨茶叶出口合同。

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浉河区开展了10万茶农大培训活动,提高了茶农素质,加强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到各产茶村面对面为茶农讲解茶叶生产工艺、无性系茶园管理、茶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完成无性系茶苗栽种,并发放技术知识手册十万多册,有效提高了茶农科学种茶水平和茶产品品质。

茶文化进一步繁荣。深入开展了茶文化进校园活动,浉河区胜利路学校荣获“2011全国中小学生少儿茶艺邀请赛”一等奖。创办了“中国十大名茶论坛”并上升为全国性的茶事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有效传承了信阳毛尖传统文化。与“都匀毛尖”主产地都匀市缔结友好合作城市,实现了名茶联姻,促进了交流沟通。先后在信阳、郑州、北京、武汉、福州、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掀起“信阳红”风暴,提升了浉河茶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