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淑贞)浉河区柳林乡一直以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不动摇,把基层群众的民情民声转化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与活力。

该乡启动了柳林老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结合老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等优势,开启老街传统手工业——豆腐加工、手工挂面、印染等特色产业的品牌保护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平台,深入挖掘该乡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投资50万元重新修缮了中原突围耿合群十烈士墓,讲台村37烈士墓,建旧如旧重新修缮和保护恽代英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项目。力图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当地群众发展致富,解决群众家门口创业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该乡讲台村地处乡境西部,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优质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在了解到该村群众积极要求发展的诉求后,该乡多方想办法争取到700亩蓝莓生态观光园项目,该项目的成功落地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光明前景。

近年来,该乡通过走访调研,针对板栗品种老化易生虫的情况,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山东绿润集团优质板栗品种“绿润二号”,先期改良板栗园600亩,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全乡板栗品种改良战略,增强农产品发展后劲。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发展空间,该乡鼓励发展茶叶板栗深加工业,形成了粒粒香茶业和张湾冷库板栗精深加工业等一批农产品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

为解决全乡120余名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该乡多方奔走呼吁争取到投资300余万元、占地35亩的高标准乡敬老院建设项目。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镇区建设了柳堤社区、马庄社区两处占地30亩的大型休闲广场。同时结合美丽家园行动,建设村级活动场所3处,配套相应娱乐休闲设施,并计划在全乡范围内逐步推开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针对车站村群众代发强反映养猪场污染问题,该乡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协调养殖方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并投入资金十余万元解决了附近近千名群众多年吃水难问题。为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多跑路的民生难题。在全乡建设各类便民服务大厅8处,涵盖计生、养老、医疗、综治、公安、民政、财税等多个部门,基层服务大厅真正成了群众方便窗口和干群的贴心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