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港镇入围2014年河南省百强乡镇
本报讯(归志华)10月8日,《2014年河南省百强乡镇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此报告是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依据2013年全省乡镇基本情况统计数据,对全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评出了2014年度全省百强乡镇。此次评选对全省乡镇从经济发展、社会与民生、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选定26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在全省百强乡镇评价中平桥区明港镇入围,得分46.807,排位第四十九位。
谭家河乡创新“清洁家园”新模式
本报讯(彭延斌)今年以来,浉河区谭家河乡引导和鼓励当地村民开展“清洁家园”自治。党委政府指导。该乡鼓励各村采取“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筹资筹劳方式,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村支两委”牵头。乡联系村科级干部、包村干部,会同“村支两委”干部对集镇商铺、居民分别进行走访、座谈,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将“清洁家园”成为群众自律的自觉行动。全体居民参与。该乡评估保洁员工作量,公开选聘保洁员,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同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自我管理。
杨店乡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本报讯(余毛毛)今年以来,息县杨店乡多措并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该乡先后投入20多万元,制作了大型宣传版面5块,创办宣传栏、宣传墙,印发宣传单一万余份。同时,该乡累计投入150余万元,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并将街村黄庄、双河新村作为乡“清洁乡村”示范村,乡4所学校作为示范单位,在各村至少确定一个“清洁乡村”试点组。与此同时,乡政府成立5个督导组,加强督查,形成长效机制。
紫水街道办事处优化产业结构促增收
本报讯(刘 巍 新 宇)今年以来,光山县紫水街道办事处优化产业结构促居民增收。该办事处依托光山县羽绒材料大市场,发展羽绒行业148家,带动现场充绒1300余户,年产值近5亿元;该办事处还利用辖区60多家建筑公司、建筑队安置被征地农民2000余人就业;利用近郊优势,发展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农家乐、农家游产业。目前,二环路美食一条街、马湾农家乐年收益15亿元以上;紫水湾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供港蔬菜基地,年供港蔬菜15万吨以上;东四环路建设已经启动,规划占地33.3公顷的电商产业园和占地53.3公顷的豫南最大的物流港已具雏形。
我市建立全省首个茶叶溯源系统
本报讯(蓝黎明)日前,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率先在省内建立了茶叶溯源系统,让消费者方便地查询到茶叶生产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喝上放心茶叶。茶叶溯源系统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一个综合性的茶叶信息管理与产品全程跟踪的网络系统平台,茶叶溯源系统建立了标明茶叶产地身份的产地编码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等生产过程,实现“生产有记录、过程留痕迹”的茶叶全过程追溯管理。
东双河镇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本报讯(刘 凯 喻祥胜)今年以来,浉河区东双河镇大力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提高了公职人员廉政防控的意识,积极主动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水平,并细化科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责任目标分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一案双果”和“责任追究建议书”制度,抓好落实,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