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安
作为一名校长,我经常思考:孩子到学校学习,目的是什么?是社会、家长普遍追求的分数吗?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育人,我要说:“是,但绝不是全部!”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精彩和可能;我希望他能拥有阳光的心态,去平衡未来生活中所有的幸福和悲伤;我希望他能拥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成人后的所有压力和挑战。因此,经过浉河中学全校师生的共同酝酿,我们提出了“培育阳光生命、成就智慧人生”的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学校文化——
我们的管理理念: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
我们的管理追求:把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造就幸福人生的理想平台!
我们的管理观:对干部严,对教师和,对学生爱!
我们的教师观:尊重、理解、信任、发展!
我们的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
有想法更要有办法,好的办法会让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成为每个人自然而然的行动。因此,在浉河中学,为了实施“培育阳光生命、成就智慧人生”的办学理念,每一个活动的设计,每一个制度的产生都有了共同的方向。
为了与阳光同行,学校对校园设施、学生活动场所等设施进行了全方位规划设计。大到主体建筑的亮化工程,小到角落里的一花一草,都精心斟酌,使其处处展现迷人风采。学校的新校门不仅具有现代化气息,大气高雅,更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它寓意着:碧波万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心灵冲击,使人一踏进校门,就被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感染。在校园美化、绿化上,我校也力争做到了处处有文化,花墙像一面屏风,使校园建筑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层次分明,蕴味悠长;文化石“智慧之书”上镌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激情磅礴,励志效果显著;“孺子牛”石雕更是象征了浉中教师“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甘为孺子牛”的敬业精神。
为了与阳光同行,我们努力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棵树寓意、让每个景点启智。浉河中学的每幢教学楼都布置了个性鲜明的楼层文化,连洗手池、厕所都布置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阵地。学校在强化育人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形成了师生自己的名言警句,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举办运动会、风筝节、艺术节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搭建学生展翅腾飞的平台;学校设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放松吧、倾诉室、发泄站,心理问卷调查成为学生的心灵风向标,“阳光放松吧”已成为学生的心灵加油站!
为了与阳光同行,学校开展“实施阳光教育、争做幸福教师”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提升每个人的生命价值,这已成为我校特色。同时,大力推动教师读书和专题学习工作,向教师赠送《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给教师的建议》《一线教师》等书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已经成为教师畅所欲言、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展示自我魅力的文化沙龙。我们成立了“浉河行”文学社,创办了《花开浉河》、《名师路》、《班主任》等校刊,我们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活动,走进报社、走进幼儿园、走进福利院,让社会责任感在年轻的心灵里发芽生长!
为了与阳光同行,学校历来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鼓励班级文化设计具有个性化、人文性,力争“人人有创意、组组有特色、班班显风采”。多姿多彩的班牌、积极向上的班级誓词、各级特色的班训和班级座右铭,体现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孩子们的精神追求;温暖真诚的班主任寄语、显示才华的班级七彩阳光展示墙,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甚至连教室内的窗帘,我们也都精心设计,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窗帘文化。学校对每个办公室的布置追求:净、美、温馨。不仅有学科规章制度,还有独具个性特色的学科文化,如“我愿意,用创新激发创造,用无私弥补无知”的窗帘文化标语,打造一个雅致而有情趣的工作环境!
文化引领,凝心聚力,以文化心,心化成人,这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的理想境界,更是各行各业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引领,凝心聚力,我们任重道远;
文化引领,凝心聚力,我们充满信心;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探索,追寻文化引领的真谛,让学校因文化而更兴旺,让教育因文化而更健康,让事业因文化而更繁荣,让社会因文化而更和谐、更厚重、更美好!
(作者系信阳市浉河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