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锋 吴晓睿

她是市级骨干教师、文明教师,有多次进城工作的机会,但都放弃了,她甘愿在偏远的农村小学执著坚守26年。她常说:“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的孩子需要我。”她就是淮滨县张里乡轻工希望小学教师朱婧——淮滨县2014年度“最美乡村教师”。

1988年7月,刚毕业的朱婧怀揣青春的梦想和对教育的热爱,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淮滨县张里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她更明白这里的孩子需要什么,她告诉自己:“我要当一名好教师,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母亲,交往中的挚友。”——26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一切。

199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朱婧正在讲课,“噗通”一声,一个学生晕倒在地。朱婧吓了一跳,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抱起那名学生飞奔向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是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再晚一点送来,后果不堪设想。知道孩子没事,朱婧这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此时她才感觉到自己的衣服已全部湿透。

除了意外时挺身而出,朱婧更多的是将爱播撒在经年累月的平凡小事上。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为同学们建立了成长档案。档案中,既有学生的个人日记、读书笔记、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以及获得的各种荣誉,又有她对孩子们的评价,孩子们成长中的点滴都被记录在这里,那将成为孩子们成长历程中最美好的记忆。

朱婧班里有一名叫王军伟的学生,父母体弱多病,家庭贫困,自己又身患残疾,经常被同学嘲笑。生活在这种境况下的王军伟,没有童年的快乐,总是沉默寡言,和别人说话也总是战战兢兢。朱婧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想方设法给王军伟更多的关爱,找他谈心、及时解决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渐渐地,王军伟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2013年暑假,朱婧遭遇了一场车祸,颅部严重受伤。当时很多人安慰她,她笑着说:“我没你们想像得那么脆弱。孩子们还需要我,我绝对不能倒下。”开学后,伤还没痊愈,她就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她像往常一样,每天迎接每一个孩子的到来,当发现有孩子没来时,她会及时联系家长,询问孩子的情况。每次放学,她都会亲手把孩子送到家长手中。当有家长忘记接孩子时,她会及时联系他们并耐心地陪孩子等待。如果联系不上家长,她就会亲自把孩子送回家。

“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这是朱婧的座右铭。26年来,朱婧对教学始终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有时,因为学生一个字书写得不够规范,她就会写下长长的评语,要求学生注意该字的规范书写。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

心中有爱,便是最美——朱婧怀揣着爱与责任,26年来默默坚守在偏远农村教学一线,用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灯。正如她说的:“这里虽然偏僻,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很爱它,能在这里把爱和知识的种子播撒,是我一生最快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