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 通讯员 姚 沛)新中国成立65周年以来,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尤其是“十二五”以来,信阳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步入了信阳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的1091.8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81.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3年增长34.0%,年均增长10.2%。三次产业协同发展。201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19.53亿元、639.60亿元和522.03亿元,“十二五”以来依此年均增长4.2%、13.4%和10.5%,在常住人口净增近30万人的情况下,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7844元提高至2013年的24762元,3年增长了28.4%。2014年,尽管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多变,全市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62.81亿元,同比增长9.1%,快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近年来,我市把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现代产业培育的主载体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十二五”时期,我市抢抓难得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前沿、生态、民智”三大优势,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电子信息、现代家居产业,无中生有,快速成长。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等产业扬长补短,蓬勃发展,引领全市经济在河南区域经济中竞相发展格局,在河南区域经济中尽显风流。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居于全省前三位,(下转02版)